欢迎浏览我公司网站!!
公司动态
纯碱、烧碱待1993年20万吨/年的纯碱工程项目投产
时间: 2024-02-17浏览次数:
关于印发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方案的通知@page { size: 8.27in 11.69in; margin-left: 1.25in; margin-right: 1.25in; margin-top: 1in; margin-bottom: 1in }p { text-
关于印发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方案的通知@page { size: 8.27in 11.69in; margin-left: 1.25in; margin-right: 1.25in; margin-top: 1in; margin-bottom: 1in } p { text-indent: 0.33in; margin-bottom: 0.1in; direction: ltr; line-height: 115%; text-align: left; orphans: 0; widows: 0 } p.western { font-family: "Calibri", serif;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en-US } p.cjk {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zh-CN } p.ctl { font-family: ;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ar-SA } h1 { margin-top: 0in; margin-bottom: 0.14in; direction: ltr; line-height: 175%; text-align: center; page-break-inside: auto; orphans: 0; widows: 0; page-break-after: auto } h1.western { font-family: "Calibri", serif;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en-US; font-weight: normal } h1.cjk {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zh-CN; font-weight: normal } h1.ctl { font-family: ;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ar-SA; font-weight: normal } h2 { margin-top: 0in; margin-bottom: 0.14in; direction: ltr; line-height: 175%; text-align: right; page-break-inside: auto; orphans: 0; widows: 0; page-break-after: auto } h2.western { font-family: "Arial", serif;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en-US; font-weight: normal } h2.cjk {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zh-CN; font-weight: normal } h2.ctl { font-family: ; font-size: 12pt; so-language: ar-SA; font-weight: normal } 关于印发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 现代化总体发展方案的通知 穗府〔1993〕69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按照中共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广州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市制订了《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方案(一九九一年至二〇〇五年)》。《方案》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研究准备,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意见,经全国性专家研讨会论证,并经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本《方案》是市政府对今后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项奋斗目标将在以后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中加以具体化。各地、各单位可参照此《方案》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规划。 附件一:广州市高科技轻型工业发展方案 附件二:广州市交通运输业发展方案 附件三:广州市商品流通业发展方案 附件四:广州市金融保险业发展方案 附件五:广州市建筑与房地产业发展方案 附件六:广州市旅游服务业发展方案 附件七:广州市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方案 附件八:广州市第三产业发展方案 附件九:广州市社会事业发展方案 附件十:广州市科技发展方案 附件十一:广州市能源建设发展方案 附件十二:广州市八区经济发展方案 附件十三:广州市乡镇企业发展方案 附件十四:未来十五年广州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研究 上述附件由市计委另行下发。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八日 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方案 (1991—2005年) 前言 从1991年起至2005年,是我们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广东力争用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战略要求,完成中共十四大提出广东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任务的奋斗时期。广州作为全省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原有基础条件好,有条件在全省现代化进程中起先行一步的骨干带头作用,争取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制订本发展方案,明确今后十五年跨世纪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从而把握主要方面的发展方向,采取正确的战略对策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方案依据《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若干决定》,结合新时期、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制定。在编制的指导思想上,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原则;在编制方法上,力求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摆脱以往规划的传统模式;在编制内容上,突出城市经济的基本特点。 本方案作为市政府对十五年经济发展蓝图的构想,提出了导向性发展目标,明确了谋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快速增长必要的政策实施方向,因此今后各方面的中长期规划应与本方案相协调。 本方案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作了衔接,今后在这实施过程中,还将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编制“九五”和“十五”计划进行调整充实。 第一章 基础条件与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一、经济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全面发展,整体素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明显加快,外向型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基础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增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表1:广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单位 1990年 实绩 1979—1990年平均增速(%) 说明 国内生产总值(GDP) 亿元 319.60 12.20 1、实绩为现价 2、199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1978年增加19.56个百分点 3、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未剔除价格因素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5417 10.1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 49.30 — 外贸出口商品总值 亿美元 14.43 21.90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亿元 154.32 18.9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90.59 26.1 预算内财政收入 亿元 36.94 8.65 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 元/年,人 2600 15.9 广州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已从1978年居全国城市第六位跃前为1990年的第三位,改革开放十多年积蓄起来的潜能正在释放。目前,有利于经济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的运行机制正在形成,国民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空前活跃和强劲加速增长的阶段,从而使广州具备了加快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社会基础条件 广州具有毗邻港澳、海外侨胞众多、经济腹地辽阔的独特地缘和人缘优势,有利于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实现资本、生产、流通社会化、国际化路子的良好社会条件;广州的教育基础较好,科技力量比较集中,科技开发研究能力较强,有利于借以提高经济素质;广州的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程度、社会安全稳定程度不断提高;广州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经过十多年的迅速改善,与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显著缩小。 三、体制基础条件 广州较早对经济体制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改革,在突破传统的计划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先行了一步。1990年,广州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市场调节比重均达到90%以上,市场体系逐步发育健全,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渐得到确立,政府行为逐步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从而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开放的先行效应,已经并且将会继续成为广州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推动力。 四、政治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不动摇,始终以“三有利”作为评判经济工作的准则,不搞姓“社”姓“资”争论,上下一条心,同唱一台戏,扎扎实实搞好经济建设;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党群关系融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战略构想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各行各业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奋斗目标和自觉行动。正确的政治路线及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广州力争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条件。 第二节 国内外经济环境展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环境和秩序的基本特征,今后十五年世界经济将由衰退转向低中速增长时期,国际贸易可望继续以略为超过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增长,资本和科学技术的国际化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将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亚太地区有可能继续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热点,其中包括台湾、香港和广东沿海在内的东南亚经济圈经济发展前景尤为世人所看好。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将有助于推进粤港澳经济加速实现一体化,这将有利于我市利用国外资源、市场、资金、技术加速经济发展。但是,国际政局的变动和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会给我市扩大出口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九十年代我国将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有可能高于上一年代。随着全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过渡,对优质轻纺产品、新一代耐用消费品以及服务性的第三产业的需求将迅速增加,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将加快向高度化方向演进;投资需求将适应出口和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及结构变化继续保持旺盛增长;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适度差别,将促进内地资源、人才向沿海流动,沿海技术、资金、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内地转移。上述因素将为广州提供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和资源依托基地。但是国内能源、原材料供给趋紧,市场摩擦加剧,也将给广州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今后十五年,广州面临着经济增长要加速,人口增长要控制的双重压力。广州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比全省提前五年,比全国提前更多时间,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就要求全市在十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3%左右的同时,人口增长率不能高于15‰的上限,分别比改革开放十二年来的平均水平提高将近1个百分点和降低2—3个千分点。 挑战之二:今后十五年,随着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珠江三角洲交通体系的发展变化,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在经济优势互补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受到威胁,从而使广州面临着如何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城市辐射能力的难关。目前广州市的产业结构大体相当于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八十年代的水平,第三产业不够发达;能源、交通运输、通信等“瓶颈”环节制约严重;工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尚未形成起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支柱产业和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达21%左右,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外延扩大再生产,经济效益不高。 挑战之三:今后十五年,广州市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增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能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尽快再上新台阶的严峻考验。目前广州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兼容程度仍较低,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强,出口市场较单一。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后,虽然可以为广州实现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提供新机遇,但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接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将给广州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冲击。 挑战之四:今年十五年,广州面临着如何在各地政策趋同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改革开放继续先行一步来加速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广州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初始阶段,市场体系的发育还很不健全,各项改革措施尚未完全配套。在全国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全方位开放的情况下,广州今后一段时期内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再不能指望像前十多年那样靠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而必须主要靠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靠尽快形成健全的市场体系和高效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靠改革开放的先发性效应。 第二章 奋斗目标与实施步骤 第一节 主要任务 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蓝图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基本实现高度化,第三产业高度发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六大产业(高科技轻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品流通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与房地产业、旅游服务业)支柱作用突出;城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教育先进;市民生活富裕舒适,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初步建成具有强大内外辐射能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广州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率先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符合国际市场运作规范,并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导向,高起点、大规模地发展六大产业,培植起竞争能力较强的主体产业群和辐射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推进经济发展步伐,争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每五年上一个新台阶,使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5年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设施档次水平,强化城市管理,美化城市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力求城乡人民生活从小康阶段上升到富裕阶段,从而使广州市在下世纪初叶跻身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 第二节 奋斗目标 一、经济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到1100亿元左右(1990年不变价,下同),2005年达到2000亿元左右;十五年内年均增长13%左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到16000元以上,2005年达到26000元以上;十五年内年均增长11%以上。 二、产业结构状况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到200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大致调整为3:40:57,2005年大致调整为2:38:60。 ——六大产业增加值:2000年达到700—9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以上;2005年达到1600—18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85%以上。 三、内外贸易规模 ——社会商业总销售:2000年达到1400—1600亿元,2005年达到3800—4000亿元,十五年间年均递增20—22%。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00年达到700—900亿元,2005年达到1800—2000亿元,十五年间年均递增18—20%。 ——出口总值:2000年超过6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2005年超过13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40%以上;十五年间外贸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利用外资规模:2000年达到30亿美元以上,2005年超过50亿美元,约占同期市属全社会所需建设资金的三分之一。 四、科技进步水平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0年超过50%,2005年达到55—60%。 ——每万人拥有科研开发人员数:由1990年的13.5人提高到2000年20—25人,2005年达到30—35人。 五、基础设施拥有程度 ——电话普及率:2000年为55—60部/百人,2005年为70—80部/百人。 ——人均占有城市道路面积:2000年约为5米²/人,2005年约为6米²/人。 六、经济效益改善程度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2000年低于1.8吨标煤/万元,2005年低于1.5吨标煤/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2000年为4—5万元/人,2005年为6—8万元/人。 七、城市环境状况 ——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990年的19.4%提高到2000年的25%以上,2005年达到30%以上。 ——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2000年达到70分以上,2005年达到80分以上。 八、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受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2000年达到26—28%,2005年达到30%以上。 ——大学入学率:从1990年的12.3%提高到2000年的13—15%,2005年达到14—16%。 九、市民生活质量标准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年收入:从1990年的2600元提高到2000年的6000元以上(不含物价因素,下同),2005年达到10000元左右,年均增长8—9%。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000年达到10米²以上;2005年达到12米²以上,95%左右的家庭拥有单元式住宅。 ——平均预期寿命:2000年达到75.5岁以上,2005年达到76岁以上。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率:到2005年达到95%左右。 十、人口控制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1991年至2000年控制在年均增长11.1‰以下,2000年至2005年控制在11‰以下。 ——户籍人口:2000年控制在695万人以下(常住人口控制在765万人以下),年均增长速度不高于16‰;2005年不超过745万人(常住人口控制在830万人以下),年均增长速度低于14‰;十五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不高于15‰。 第三节 实施步骤 本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奋斗目标是今后十五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总体部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打基础阶段(1991—1995年) 本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实现殷实的小康目标,各项主要指标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八十年代末期水平。这一阶段,在着力培育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同时,为经济快速增长选定新的生长点和新的动力源,全面展开跨世纪的经济建设布局,加快基础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扶持一批重点企业集团和财源大户。要求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及一批重点企业集团和财源大户的初步形成,使全市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为全面加快现代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后续能力基础。本阶段后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总体架构,并开始体现新体制所应具有的效率与效益。 第二阶段:全面加快现代化进程阶段(1996—2000年) 本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基本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九十年代中期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开始接近上述国家和地区当时的平均水平。这一阶段,在大力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超前建设适应国际大都市需要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全面推动第三产业高度发达。要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的服务业比重提高,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群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和财源大户已经形成壮大,并大力向海内外拓展;基本形成能与国际市场对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本阶段后期,广州市中心城市地位明显强化,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格局初露端倪。 第三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2001—2005年) 本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届时的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形成并基本完善,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产业结构基本实现高度化,城市基础设施基本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准,城乡人民生活进入富裕水平阶段,广州成为南中国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高科技轻型工业中心和交通运输中心城市,成为在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第三章 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 第一节 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产业结构逐步进行合理的调整:第三产业以高于第一、二产业的速度发展,年均递增15%,比重由1978年的29.7%提高为1990年的49.3%,居国内大中城市首位,产业内部构成由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逐步升级为多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第二产业年均递增11.3%,建筑业和新兴工业比重上升,出口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从十分之一提高到四分之一;第一产业年均递增5%,养殖业和种植业中高附加值作物的比重明显上升,农业商品率提高为74%。 但是,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来看,第三产业比重与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仍然偏低,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新兴行业发展总量不足;基础产业薄弱,“瓶颈”环节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优势也不明显;农业生产结构有待优化,劳动生产率、商品率有待提高。 第二节 产业发展方向 一、全面推动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 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继续把第三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高水平、大规模地推动其高度发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服务,高效益发展的“五高”标准,建设第三产业十大体系:一是完备的开放型消费品、生产资料市场体系;二是具有国际水准的、配套衔接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三是通达面广、高效畅通的邮电通信体系;四是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的中心城市金融体系;五是体现地方特色、规模宏大、档次较高的旅游服务体系;六是功能齐全、快捷便利的信息咨询体系;七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发育、健全需要的市场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八是适应经济发展并能适应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居民素质要求,在国内大城市中属一流的科研、教育体系;九是商品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房地产业服务体系;十是与市民生活由小康向富裕阶段过渡相适应的生活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二、调整优化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的技术层次要有较大提高,尽快确立以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为主工业体系;若干重点工业拳头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国内前列,并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使广州成为国内和亚太地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之一;加快建筑业发展,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稳定提高第一产业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继续围绕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适当降低粮食、甘蔗种植比重,通过大批开发和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水果、蔬菜等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大力发展养殖业、捕捞业,形成以名优和出口创汇农产品为龙头,以“三高”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表2 广州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指标 时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8.05:42.65:49.30 5.00:43.00:52.22 3.00:40.00:57.00 2.00:38.00:60.00 三次产业就业构成 28.82:35.83:35.35 25.00:35.00:40.00 18.00:32.00:50.00 10.00:30.00:60.00 第三节 产业发展重点(六大产业) 一、高科技轻型工业 总体发展方向是:大力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多渠道增加投入,分期分批建设一批技术和资金密集的重点项目;全面改造、发展和提高现有传统产业,促进向高科技轻型工业转换;发展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技术先进、创汇多、优势明显的拳头产品。 发展的重点是,形成八大高科技轻型工业体系,即以标致轿车、羊城轻型汽车及配套件生产为主体的汽车工业;以五羊摩托车及配套件生产为主体的摩托车工业;以机电一体化为特色的电子工业;以电冰箱、空调机为主体的家用电器工业;以乙烯及其深加工为主体的石油化学工业;以新型建筑材料和高级装饰材料为主体的建材工业;以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为主体的食品、医药工业;以高级时装系列为主体的纺织服装工业。力争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上述八大工业体系主要产品的生产技术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类产品的同期水平。到2005年,高科技轻型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19.81%提高到约75%,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7%提高到25%以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使高科技轻型工业成为广州工业的新优势,从而实现工业现代化。 二、交通运输业 集中动员社会财力、物力、人力使交通运输业能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争取到“八五”期末,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2000年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到2005年实现适度超前发展。 总体发展方向是:逐步完善和确立以港口为中心,以铁路、海运为骨干,由铁路、水路、公路、民航等多种方式组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能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的立体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从而强化广州的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各种交通运输、通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重点加快港口、高速公路及主干道、地铁、邮电通信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突出搞好城市交通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从根本上改变混乱堵塞状况,形成快速、高效、有序的城市交通。力争到2005年实现广州市对内对外的人流、物流、信息高度畅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15%提高1—2个百分点。 三、商品流通业 总体发展方向是:按照大市场、大经贸、大流通的构想,拓展广州对国际、国内市场的辐射面;建设一批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拥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商业和生产资料交易设施,形成多层次、高效率、结构布局合理、货畅其流的流通网络,同时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广州成为国内高度发达的开放式、多元化商品流通中心和重要国际商埠。 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大型批发市场、购物中心和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建立以国合商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结构合理、高效运转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外贸管理体制,拓展远洋和东南亚市场,建立一批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和内外贸结合的大型化、集团化企业、商社。力争到2005年,全市商品流通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4%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以上。全地区商业网点20万个,城市居民每千人拥有网点30个。 四、金融保险业 总体发展方向是:大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金融市场体系和营运机制,促进金融保险业适应我市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努力实现资金商品化、专业银行商业化、利率市场化、融通国际化、金融操作电子化,形成社会资金的高效、良性循环,到2005年把广州建成一个连接国内、面向世界、双向开放的华南地区金融中心。 发展的重点是:在广州东部建设新的广州金融产业区,统筹安排金融机构和境外银行分支机构在金融区内设址;办好长提路一带、东风路一带、天河一带等三大金融基地;进一步扩展金融网络,形成一个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商业银行、长期信用银行、外资银行、区域性银行、信用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综合性和专业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并存的,功能齐全、服务范围较大的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培育发展金融市场,形成一个以证券交易中心、资金拆借中心、外汇调剂中心、票据清算和贴现中心、黄金制品交易中心、保险服务中心为主体,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按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一套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金融调控和管理体系;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广州金融电子化网络。力争到2005年金融保险的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14.6%提高到18%左右。 五、建筑与房地产业 总体发展方向是:按照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要求,深化建筑与房地产改革,促进建筑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全市重要经济支柱和市政府主要财源之一。 发展的重点是,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比较合理的社会投资收益分配体系,有利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调控体系。建筑业重点是提高国有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房地产业重点是结合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组织好地铁和高速公路沿线的物业开发和住宅建设。促进房地产业中社会投资(个人购房和社会融资购房)的提高,使社会投资成为住宅建设的主体。计划到2005年,全市建筑与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240—250亿元,年均递增1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7.4%提高到12—13%。 六、旅游服务业 总体发展方向是:按照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建设兼有地方特色、拥有一定规模、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现代化旅游设施网络,形成旅游设施和旅游部门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体系,使广州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性旅游业发达城市之一。 发展的重点栏,建设和完善“三线一中心”(东南水乡线、东北度假线、西北古迹线和以市区景点为中心)的旅游网络,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景观、民俗、娱乐、度假、竞赛、疗养旅游项目。计划到2005年,旅游服务业的增加值达到95—1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3.1%提高到5%以上。 表3 六大产业发展规划表 指标名称 单位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1991年—2005年递增(%) 国内生产总值(GDP) 亿元 315.81 600 1100 2000 13左右 六大产业增加值(合计) 亿元 173.52 365 820 1700 占GDP比重 % 55.1 65 75以上 85以上 一、高科技轻型工业增加值 亿元 21.9 70 215 510 22—25 占GDP比重 % 7 12 20 26 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18.86 33 59 81 二、交通运输业增加值 亿元 47.3 90 170 320 13—14 占GDP比重 % 15 15.5 16 16.5 指标名称 单位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1991年—2005年递增(%) 三、商品流通业增加值 亿元 25.4 50 95 180 14 占GDP比重 % 8 8.5 接近9 9以上 四、金融保险业增加值 亿元 45.9 90 182 350 14—15 占GDP比重 % 14.6 15.5 17 18 五、建筑与房地产业增加值 亿元 23.4 50 120 245 17 占GDP比重 % 7.4 9 11 12.5 六、旅游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9.7 20 45 100 16—17 占GDP比重 % 3.1 3.5 4.5 5 说明:(1)有关数字均采用1990年不变价。(2)房地产业增加值到2005年达127亿,占全市GDP6.5%,年递增23.7%。(3)旅游服务业包括旅游业、旅馆业,不包括居民服务业中的理发业、摄影业、日用品修理业、其它居民服务业等行业。 第四节 产业布局 今后十五年,广州市产业布局要同时适应经济建设加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两方面要求,按照调整后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广州市国土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展开布局。 老市区重点是调整原有产业布局和结构,转移不宜在人口稠密区布点的工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新市区重点是合理安排工业布局,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区建设。郊县在重点展开工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的同时,要保持原有的城市型农业布局特征,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国土资源。 东南部经济开发区是今后十五年广州市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产业布局的目标是把东南部建设成为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以出口型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发达的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大型综合开发区域。主要开发的地区是: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以技术先进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的高科技轻型工业,充分发挥保税区与开发区互为依托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国际金融、转口贸易、信息、服务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到2005年,全区要发展起10多个上亿元产值的骨干项目,使开发区成为东南部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开发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在产业区内建设科学城,发展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应用,技术服务综合配套的高技术产业群,配置完备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使之成为我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建设码头、仓库、能源、交通、通信、旅游等设施,以重点项目带动整个区域的建设,把南沙建设成为广州市对外经济联系、利用外资的前沿和转口贸易新基地,成为现代化的港口经济区。 ——黄埔大沙地开发区,重点是发展汽车、石油化工、钢铁等重化工业,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新塘对外加工区,重点发展大型汽车配件和对外加工工业。 ——莲花山对外加工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对外加工业。 此外,要加快白云区西北部、芳村区和东北部山区等几个地区的布局和开发建设。加快发展市桥和新华两个重点卫星城,建设一批新型乡镇。白云区西北部为农业综合开发地区,重点开发建设蔬菜、畜牧、水产和水果生产基地。芳村区沿芳村大道、珠江堤岸建成商住区,中部建成综合旅游区,东南沿江开发建设东沙经济区。广州东北部为扶贫振兴地区,以林业和开发性农业为主,积极发展“资源型”乡镇企业。 第五节 重点建设项目 根据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需要,安排一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及高科技轻型工业等方面的重大建设项目,以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已有规划在十五年内建设的重点项目共有29个,包括: 珠江电厂A厂4×30万千瓦机组和B厂4×60万千瓦机组、东西南北环城高速公路38公里路段、地铁首期工程(芳村至广州东站)18.1公里、26公里轻轨列车(天河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港新沙港区新建一期10个3.5万吨级泊位、二期10个2——5万吨级泊位和三期9个3——5万吨级泊位、300万门市话扩容工程、处理污水66万吨/日猎德污水处理厂、100万吨/日南部给水工程(大石水厂)、日产燃气39万立方米、供33万户广州油制气工程、11.5万吨乙烯工程、6万吨聚酯切片工程、20万吨纯碱工程、年产钢水82万吨(薄钢板75万吨)珠江钢厂工程、年产80万吨型材广钢改造工程、60万吨海绵铁厂、300万条/年子午线轮胎工程、15万辆/年标致汽车工程、30万台辆/年五羊摩托车工程、4000台/年电梯、房间空调机30万台/年和空调压缩机100万台/年万宝空调工程及空调30万台/年、压缩机60万台/年胜风空调工程、30万台/年摄像机工程、10万门移动通讯工程、35万线程控交换工程、购书中心、群众艺术馆、广州科技馆、金融中心、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十二个大型购物中心(续建广州百货大厦、扩建东山百货大楼,新建东山区商贸购物中心、芳村购物中心、沙园购物商场、黄埔商业大厦、天河购物中心、三元里商业大厦、中山五路购物中心、荔湾购物中心、西提商业区、天河购物广场)。 上述项目按建设性质分,电力项目1项、交通运输邮电项目7项、原材料项目6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项、加工业项目6项、流通领域设施项目3项、社会事业项目3项;按建设工期分(不包金融中心、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八五”期间建成的10项,“九五”期间建成的8项,“十五”期间建成的9项;全部项目(不包金融中心、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十五年计划共投入580亿元以上,预计新增产值约450亿元/年、利税超过70亿元/年、创汇约7亿美元/年。 除已有明确安排的项目外,今后还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可能条件,规划建设一批跨世纪的重大工程。 第六节 配合措施 一、实施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创造条件改变由行政部门隶属管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束缚;简化、放宽对第三产业企业和项目的注册审批和登记手续;扩大第三产业企业的投资决策权;进一步理顺和放开第三产业的价格;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第三产业;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型的后勤服务业全面推上市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第三产业的贷款比重,扩大利用外资发展第三产业的范围,增加兴办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十五年间第三产业投资额2000亿元左右,约占同一时期全市社会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 二、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家产业政策,制订我市支柱产业的培育发展政策。在充分运用市场调节的刺激和推动作用的同时,通过财政直接投资、政府控股、政府投资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税费减免、提高折旧率、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进出口政策及政府部门出面协调各种要素条件等宏观引导,大力扶持六大产业中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 三、将调整市区产业布局与扶助县(市)及新经济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今后对新建的重大项目,原则上设法引导到上述区域布点,使之获得充裕的发展空间。 四、对受基础及条件限制暂未能达到规模经济效益的行业,鼓励走联合发展的新途径,提高国产化率,上规模、上效益。 五、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发展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三大产业全面发展。努力引导农民在品种、质量、包装、农产品深加工、经营方式上提高档次,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第四章 企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制度改革 第一节 企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企业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1990年全市企业中,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在工业企业中各占25%、62.8%、12.2%;在商业企业中各占8.8%、22.2%、69%。三资企业、个体工商企业发展迅速,达1807户和74625户。全市乡镇企业6.1万户,已成为农村经济重要支柱。在这一时期的工业企业中,大、中、小型企业户数由1978年的0.5%、1.7%、97.8%调整为2.7%、4.5%、92.8%,三者的产值比重由12.4:19.1:68.5演变为38.6:19.9:41.5,与此同时,全市涌现了一批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集团。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明确。 存在主要问题是:企业组织结构还不够合理,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多,规模经营度不高。实行跨地域、国际化发展的很少,企业彼此关联松散;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和管理体制仍未完全理顺,企业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理想;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够强。乡镇企业发展不快。 第二节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加速存量资源的流动和重新配置;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着力培植企业集团和财源大户;全面推进区、街、乡镇企业发展。通过调整,使各种各类企业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并逐步培养起现代化企业的素质。 一、重点培植的企业集团 从六大产业中筛选,重点培植一批企业集团。入选条件是:基本具备集团企业组织管理形式;企业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产品或经营覆盖面广,在市场和同行业中占有相当份额,能起龙头作用;已有重大技改或中外合资的建设发展项目。争取经过若干年培养,使之成为具备强大的生产、销售、科研、产品开发和资金融通能力,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国际化、综合性大企业集团和我市六大产业发展的支柱。近期以8个企业集团作为重点培育和扶植的对象,包括:广州汽车集团、广州摩托集团、万宝电器集团、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广州建筑集团、广州轻工进出口(集团)公司、东方酒店集团、南方大厦集团。争取到2005年,全市主要工、贸、建行业均有一、两个具有强大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表4 重点企业集团情况表 单位:万元 名称 注册资本 组织形式 1991年 销售收入 1991年 实现税利 广州汽车集团公司 10456.7 核心层 紧密层 101654.2 3660.4 广州摩托集团公司 9077.42 核心层 紧密层 万宝电器集团公司 25227.7 核心层 紧密层 129857 4041 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公司 3674.4 核心层 紧密层 松散层 118985.3 7779.04 广州建筑集团 3020 核心层 紧密层 半紧密层 71000 450 南方大厦集团 2408 核心层 紧密层 45000 1923 名称 注册资本 组织形式 1991年 销售收入 1991年 实现税利 广州轻工进出口(集团)公司 2241.8 核心层 137208 利:4574 税:1870 东方酒店集团 1372 核心层 15839 2905 二、重点培植的财源大户 选择基础好或已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发展前景好,经过三至五年的培植和努力,达到年实现税利可增加亿元以上的企业作为重点财源大户培植对象。近期主要培植20个,即:广州汽车集团、广州电梯集团、万宝电器集团、珠江啤酒厂、广州造纸厂、标致汽车公司、五羊—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宝洁有限公司、美特容器有限公司、广州钢铁有限公司、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广州市经济建设发展公司、珠江实业总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白云山企业集团、南方大厦集团、交通银行广州分行、浪奇实业股份公司、香港越秀企业公司、澳门羊城企业公司。争取到2005年,全市有50个左右每年实现税利逾亿元的财源大户。 表5:二十个重要财源大户有关情况简表 单位:万元 企业名称 项目 工业 总产值 实现税利 税利入库 “八五”期间税利 实现数 入库数 广州汽车集团公司 11000 10790 2600 55000 13850 广州电梯集团 20000 3180 900 12300 4500 万宝电器集团公司 159000 -9959 2713 33900 珠江啤酒厂 19173 11112 750 72821 5398 广州造纸厂 32000 6120 2950 36936 19580 企业名称 项目 工业 总产值 实现税利 税利入库 “八五”期间税利 实现数 入库数 标致汽车公司 174630 30532 11903 五羊—本田摩托公司 32622 1320 1320 10000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 45000 5500 5000 31700 11300 美特容器有限公司 46000 8500 2000 16000 4106 广州钢铁有限公司 61821 12815 4783 53300 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3400 1135 16750 5500 市经济建设发展公司 3246 22128 珠江实业总公司 18183 1186 520 6650 2800 城建开发总公司 4900 3300 24524 19612 白云山企业集团 90482 8736 2990 55000 16500 南方大厦集团 3089 1467 7000 交通银行广州分行 9055 590 54859 3850 浪奇实业股份公司 34000 4260 1890 24800 香港越秀企业公司 7460 澳门羊城企业公司 80 注:表中数字除有特别说明者外,均为1992年预计数;资料来源为市财局。 三、加快发展乡镇企业 鼓励并支持各区、县(市)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争取到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2000年接近850亿元,2005年达到2000亿元左右,十五年年均递增25%左右,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一半。与此同时,要实现“三提高、一增强”(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争取到2005年,乡镇企业的主要行业和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全市同行业先进水平,一批重点企业和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节 企业制度改革 企业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落实执行《企业法》,理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全面加速企业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改革,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一、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企业的活力。制定各项具体实施细则,在短期内逐项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条件》,并比照推广到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在“八五”期内完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制度。 二、加快企业股份制的改革,理顺企业产权关系。积极试点探索,逐步把国有企业改组为法人持股和吸收职工个人入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部分企业通过嫁接外资,改造为“三资企业”;新办企业的组织形式原则上都办成股份制企业。推进公司产权、股权转让的买卖。 三、加快企业内部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干部、员工的界限,建立全新的用人制度: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企业自主决定聘用和解雇职工;改革现有工资、奖金分配制度,真正实行按劳分配,拉开差距,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四、坚持和完善经理、厂长负责制,建立新的企业领导制度,培养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企业家。 五、为非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土地、信贷、人才、经营范围、进出口权限等方面按照新的企业划分标准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并通过产业政策、信息传递、经济杠杆调节等方式,加以宏观引导,使之健康发展。积极鼓励发展个体私营企业。 第四节 配合措施 一、扩大重点企业集团和财源大户的经济管理权限及经营权限,采取“先给予后索取”的办法,在税收、留利和财政贴息、信贷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使之形成超常规发展的活力。 二、促进工厂生产规模和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型化,鼓励上规模、上批量、上档次、上水平;推进“一街一镇拳头(产品)”。 三、推进专业化协作。以重点拳头产品为龙头,组织零部件专业化生产。对专业化程度要求高的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机械电子工业等组织专业化协作。对“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厂适当设立分厂,开展对外加工,逐渐向专业化生产企业过渡。 四、鼓励企业在自愿基础上,冲破行业和地区界限,发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并创造条件向市外、省外、境外发展。 五、继续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区街企业的发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加强对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第五章 市场体系建设重点与布局 第一节 发展现状和建设方向 一、市场体系的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广州市各类市场框架日趋配套,市场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场容量逐步扩大,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活跃繁荣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广州市场体系的建设基本上仍处于发育的初期阶段,存在主要的问题是: (一)市场发育不均衡,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银行资金流动仍然主要由行政手段调控。劳务市场、技术市场覆盖面小,成交额不大。房地产市场由于土地物业的商品化程度不高,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市场基础设施远未适应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的要求。商业网点缺少规模大、档次高、品种全的大型购物商场和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吞吐量不大,交换关系零散,市场布局过于集中在老市区,新区商业网点不足。 (三)新兴市场、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和建设薄弱。 (四)市场法规建设不配套,市场行为不规范,市场运转率不高,未能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形成的需要。 二、市场体系建设的方向 今后十五年,广州市场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以国际惯例为准则,大力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充实提高商品市场,培育健全新兴市场,配套增强市场中介组织,建立起一个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开放畅通、灵活高效、程序规范的市场网络,从而扩大市场覆盖面和辐射力,使广州成为沟通全国、面向世界,扩散能力和聚合能力较强的商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的交汇中心。 第二节 生产要素市场 以金融市场的建立为突破口。继续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形成有效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完备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 一、金融市场 发展的方向是围绕六大中心——证券交易中心、资金拆借中心、外汇调剂中心、票据清算和贴现中心、黄金制品交易中心、保险服务中心的建设,大力促进证券市场、资金拆借市场、外汇调剂市场、黄金买卖市场、保险市场的培育发展,努力形成规模大、起点高、功能全、手段新、符合国际标准,具有较强国内外辐射能力的金融大市场。发展的重点:一是加快发展以债券、长期投资券、融资券、股票为主的证券市场,建立规范化的广州证券交易所。近期重点是扩大债券、股票发行规模,完善代理异地股票交易和广州企业股票的异地上市。积极创造条件在广州公开发行上市股票,建立股票市场。健全证券管理和交易网络。广州证券交易所要逐步与上海、深圳、香港等境内外大城市的证券市场联网,实行规范化运作;组建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国际惯例的证券管理委员会、证券登记公司、资信和财产评估、证券交易代理等机构。二是扩大资金拆借市场,形成市内和跨地区纵横交错的同业拆借网络和拆借信息中心,发挥广州作为全国性融资中心之一的功能作用。三是实现外汇调剂市场公开化。抓紧建立外汇交易中心,实现外汇公开、竞价、自由买卖。发展外汇期货交易市场,发行外汇债券,开展外汇同业拆借业务。四是扩大商业票据结算业务,发展商业信用。开拓结算信用保险业务,办好个人支票业务,扩大票据交换范围,开办外汇票据交换业务,允许区域的票据来穗贴现。五是开办黄金买卖市场。加强与外地及港澳的黄金市场联系,建立黄金报价联系系统,放开对公配售金银,组建黄金制品交易中心。六是推进保险市场发展。办好现有保险业务,开展人身、养老、待业、医疗等多种社会保险业务,扩大涉外保险,使广州成为国内最大的保险市场。 二、房地产市场 发展和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市场法规,在坚持政府垄断地产一级市场的前提下,全面放开二、三级房产市场。在一至两年内,建立和完善以拍卖为主要形式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出让、转让制度,健全和完善房产出售(包括境外出售)、转让、租赁、抵押、赠与、继承等法规和制度,规范交易行为。同时,建设集房地产的产权登记、管理、交易、咨询、仲裁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管理、交易场所——广州房地产市场。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放开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壮大房地产企业集团,增强市场主体实力,促进市场竞争。 三、技术市场 发展的重点是加快建设技术开发中心、工业新产品展销中心、国际博览中心、高科技贸易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科技博览馆等一批有影响的常设技术交易场所;建立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多层次的科技信息、咨询、技术开发、经营服务等机构;加快发展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制。近期内,先把全国年度科技交易会办成常设性的技术市场。 四、劳务市场 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和健全向乡镇延伸并覆盖全省的职务介绍网络,鼓励和扶持各类具有广州特色的劳动服务组织;健全劳务市场规则,加强劳务市场监督,完善劳务市场服务。扩大海外劳务输出,重点培训和输出我市具有优势的烹饪、园艺、农艺、彩瓷、牙雕等方面的技术人才。按照保护竞争和劳动力优化配置的要求,建立和扩大不同来源、不同档次、不同工种的劳动力市场,形成辐射国内外,有效吸纳和输出各类人才的发达的劳务市场体系。 第三节 商品市场 一、生产资料市场 发展的重点是依托中心城市地位,建立各类不同层次、布局合理的多功能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物资零售市场,加快生产资料价格并轨,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生产资料价格机制。近期有步骤地在新市区和边沿地区建设金属材料、化工、建材、橡胶、机电设备等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大型批发市场和交易中心;积极推行物资配送制,加快建设配送中心;建设一座辐射全国、交易集中、信息畅通的广州物资城,使广州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化工、钢材、橡胶等期货市场;在广州开发区的保税区兴办规范化的保税生产资料市场。 二、消费品市场 发展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广州商品流通业发达的优势,在配合城市大规模改造和发展新商业群的同时,积极调整改造现有的零售网点,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现代化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形成行业全、流量大、格调高、结构布局合理的商业销售网。分期分批建成十大购物中心和天河购物广场、西湖商业区和长堤商业区。各区、县(市)结合乡镇建设,建立相应的商业网。在白云、天河、芳村和黄埔等新区,建设蔬菜、水果、食品、水产、禽畜、日用电器、玩具、服装、鞋类和家具等十大消费品批发市场。建设以外贸商品交易为主的广州经贸大厦,并把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中心办成长年经常性的国际化博览交易中心。 加强市场主体建设,重点发展一批综合性、集团化、具备强大销售能力和资金融通能力的大型贸易集团或商社,使之在开拓国内外市场中发挥骨干作用和导向作用。积极发展邮购、租赁、广播视听购物等灵活多样的销售形式。 第四节 新兴市场 产权市场建设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各类产权交易,配合企业制度的改革,推进企业产权、股权、商标等的转让与买卖;按国际惯例组建拍卖市场、租赁市场,发展租赁、拍卖和典当业。 信息市场发展的重点是建立连接国内与国外、本地与外地、政府与部门、市场与企业的信息咨询网络;加快信息商品化、市场化步伐;抓紧发展包括经济、科技、人才等多种内容的信息产业,组建各种行业、专业和交换形式多样的信息市场;加快广告业的发展,建立较为健全的广告信息传播和服务体系。 文化市场建设的重点是加强文化市场设施建设,兴建大型购书中心和文德路等一批文化专业街,发展书刊音像市场、字画美术市场、古董文物市场、娱乐市场、艺术教育市场。 第五节 市场中介组织 鼓励和扶持各类经纪活动,发展经纪公司,为市场要素供求双方的联系、融通创造条件。完善和规范会计师、律师、公证、专利事务所及标准计量、审计、咨询、代理等服务机构,健全企业评价、资产及物业评估业务,充分发挥其协调、监督、服务职能,提高市场运行质量。增强市场中介组织的素质。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知名度高的中介机构和咨询服务组织,扩大广州市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通过竞争提高各类中介组织的素质和市场参与能力;完善经纪人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快市场中介人才的培养和行业建设,建立和改善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以适应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的需要。 第六节 市场法规与监督管理体系 逐步建立和健全市场法规。对现行经济法规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系统的清理、修改、补充和完善;对在市场体系培育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成熟的新经济关系和经营方式,应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对某些必备的市场经济法规,在国家正式的法律法规颁发之前,我市应通过发布政令、命令、条例、制度、文件等办法先行实施,以便使各种市场行为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维护市场运行正常秩序。 充分运用经济计划、经济组织、经济杠杆、经济合同、经济核算、经济责任和其他经济办法来进行市场监督和管理。强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流通中执法职能,加强对各类交易市场的监督和检查;正确发挥财政、税收、审计、银行等经济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有效监督企业执行市场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发挥行业协会、同业公会、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自我管理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并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职能;引导企业按市场规则进行经营决策,促进市场经济活动正常健康发展。 第七节 配合措施 一、主动把各种资源配置的调节从政府计划为主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切实把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经济发展,保持广州市改革先行优势的中心环节,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中,组织好市场体系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多渠道增加对市场体系建设投入。 二、深入改革各类市场管理体制,重点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资金融通市场化的金融运行机制,使资金供求双方主要通过市场实现融通。 三、继续理顺价格关系,建立和健全以市场供求调节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市场价格引导和市场价格信息交流,使广州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价格信息发布中心和全国的主要商品价格形成中心之一。 四、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的各类市场管理专门人才。 五、大胆吸收和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惯例和经验,规范各类市场规则,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和力量,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第六章 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划与建设 第一节 城市发展现状 1990年,广州市建成区面积18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98.58万人,分别占全市面积和人口的2.5%和50.2%。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城市景观逐步美化,城市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功能日益综合化、全面化的优势,城市发展与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问题是: 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老市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达4.16万人;工商业、行政、住宅区混杂,功能交叉,空间容量已饱和;新城区功能配置不明确,各项基础设施发展缓慢,未能充分发挥为老城区提供外延空间的作用。 二、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人均道路面积3.28平方米,低于国内各大城市,市区交通拥挤堵塞,事故频繁;供电、供气不足,“丰水城市”优势减弱;通信供需矛盾突出。 三、交通运输“瓶颈”环节突出。铁路运力缺口30%;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设计能力40%以上;机场客运量饱和;公路出入口不畅。 四、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体、噪音等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而加重的趋势未能有效扭转,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的科学合理程度亟待提高。 第二节 城市布局调整 按照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城市布局调整的基本要求是:扩大城区范围,城市布局重点东移,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分区,疏解旧城区的人口和建筑密度,发展一批卫星城市和重点工业镇,高标准地构筑各种现代化基础设施系统,从而逐步建成一个布局部署科学、设施承受能力较强、建筑风格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生态环境优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规划到2005年,市区常住城市人口380万人,常住流动人口(居住一年以上)90万人;城市建成区达到335平方公里,居民人均活动空间明显扩大;城市中心区沿珠江和城市干道重点向东、向南的黄埔区、天河区扩展转移,并适当向海珠区、芳村区扩展市区。 城市功能区的调整,按三个圈层展开布局:第一圈层中心区,包括东山、越秀、荔湾、海珠四个老城区以及天河、芳村区,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增强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行政管理、商业流通、金融、信息、生活服务、对外交流中心等功能作用;第二圈层是外围层,包括黄埔、白云两个区,主要是组建各种类型的工业小区,成为主要工业区、港口仓储区、近郊农业区;第三圈层包括番禺市、花县、增城县、从化县,一方面发展集约式的城郊型农业,同时根据县(市)各自优势,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充实提高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围绕上述三个圈层建设,各区的功能作以下划分: 珠江北面三个老城区主要功能是:政治和经济管理、金融、商贸、对外交流、信息服务、居住生活的集中区。 天河区主要功能是:文化、教育、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体育中心、商贸、金融和居住生活集中区。 海珠区主要功能是:靠近海珠广场、沿江地带以发展商品流通业为主,其余地带在严格控制保护果园林地前提下,结合现有工业基地和港口改造以及新洲地区建设,发展成为轻纺工业基地、第二个科技区。 黄埔区主要功能是:港口运输、仓储、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的重化工业基地,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开发的“窗口”和基地;重点开发大沙地城市副中心和云埔工业区。 芳村区主要功能是:除保留原有的冶金、机械、医药工业和花卉生产基地外,白鹅潭沿江地带发展成与东岸相对的商贸、住宅集中区,重点建设花地湾生活居住区和东沙经济区。 白云区主要功能是:以优质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城郊型农业、旅游和轻型加工工业集中区,石井槎头发展成为就业和生活相对完善的新城区。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一、交通运输 广州市交通运输建设的总体规划是:把广州建成一个以港口为中心,铁路、海运为骨干,由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多种运输方式密切配合、互相衔接、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强化作为华南海运及珠江水系航运中心、高等级公路中心、铁路和航空主枢纽的地位,成为全国的海陆空综合运输枢纽之一和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一)港口。努力把广州港口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设施和管理水平的港口,加快新沙港区和南沙港区的建设和完善,重点解决煤、油的运输,建设多种方式的集散港运系统。 (二)铁路。加快建设广州东站;改造市域内的大朗、江村等客、货运站、编组站,新增接卸货运量2000—2200万吨/年,客运量3000万人次/年以上;建设广州至九龙全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 (三)航道。疏浚出海航道,平均深度达到—14.5米以下,内河航道深度—7米以下;整治内河航道,白坭水道达到内河四级通航标准。 (四)公路。将公路密度提高到65公里/百平方公里,建设全长60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提高出口主干线和联络线的技术标准,形成以10条出口主干线为骨架,环城高速公路为基础,三条公路环线为联络的环形放射状公路结构。 (五)机场。选定新址,在下世纪初建成一个最终能力为年客运吞吐量5000万人次的大型国际Ι级机场,取代现有白云机场。 (六)城市交通。一是完善城市干道网络,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拓宽城市干道,将由13条主干道、两条环城高速公路和10条对外出口道路组成城市干道网络。二是加强城市交通设施,增设立体交叉桥、人行天桥和过江大桥、隧道以及社会停车场(库)等。三是发展快速轨道交通,分两期建设东西、南北向全长36.1公里的地铁,建设从天河火车站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长26公里的轻轨系统。四是大批改造市内公共汽车,选用载客量大、污染少、性能好、乘坐舒适的车型。 二、电力 广州电力设施的方向是:以建设大型发电厂和供电网为主体,同时加快现有电力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较大幅度地增加市属发电装机容量;加强节能和热电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广州地区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建设重点是: (一)增强发电能力。到2005年,广州自建发电设备装机总容量达到505万千瓦。1995年前建成珠江电厂(A厂)4×30万千瓦机组,年发电量33亿千瓦时;新建珠电B厂4×60万千瓦机组,争取2002年投产,年发电量66亿千瓦时;新建抽水蓄能电站一座;加快员村热电厂等一批热电并供机组建设;积极研究发展核电。 (二)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在增城县、白云区、市区南郊各建一座500千伏的变电站,新建一批20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形成全市环线500千伏高压供电系统。 三、邮电 广州市邮电通信的发展方向是:依靠技术进步,建立一个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功能多样化、管理智能化,布局合理、安全快捷、服务质量高的现代化邮电通信网络。其建设重点是: (一)加快电话扩容建设。到2005年,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达300万门,国内长途20万门,国际长途6万门。 (二)积极发展无线通讯。到2005年,移动电话用户达30万户,无线寻呼通信达100万户,还要发展其它无线通信业务。 (三)增设邮政网点。到2005年,市内邮政局所增加到200处,并优化其布局。扩建广州邮政枢纽,提高国际通邮能力。 四、供水 重点是解决供水设施不足且布局不均、现有洁净水源不足、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建设重点是: (一)开辟新水源。“八五”期间增加石门水厂供水量并增建江村、新塘、石溪等水厂,供水量由1990年的262万吨/日增加到340万吨/日。“九五”期间规划建设陈村水道100万吨/日供水能力的大石水厂,扩建新塘水厂。2000年以后,设想在三水市思贤滘附近或顺德市三洪奇附近作远距离取水到我市,以满足用水需要。 (二)水源控制保护区。流溪河与白坭河为西村水厂水源,担负本市70%的供水量,河流两岸纵深3公里范围属一、二级水源控制保护区;东江为本市重要水源,其上游至增城源潭及东莞石龙,下游至南岗东江口一带为水源控制保护区;陈村水道为广州后备水源,对该地区划定的水源控制保护区进行严格控制保护。 (三)提高供水质量。到2005年,市区大部分区域实现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分供。 五、供气与供热 城市气化率1995年达80%,2000年达95%,2005年达98%,并适当扩大公共福利用户和发展少量工业用户。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海南天然气和惠州气源。 结合工业锅炉改、拆建,实行热电并供,集中连片供热,规划半径3公里范围内,原则上建一个集中供热源点。 第四节 城市环境整治重点 今后十五年,广州市环境保护的总目标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全面控制,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自然生态恢复良性循环,对重大自然灾害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最大程度的化解措施。环境整治的重点使城市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环境噪声的各种功能区分别达到相应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一、加快市内污染严重、综合治理难度大的33个企业的全面搬迁工作。对污染大气严重的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冶炼工业、原材料工业的建设,一律布局在城市下风向,并远离市区。 二、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推行污水集中处理。扩建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建设猎德、沥滘、西塱、黄埔等污水处理厂和港口含油污水处理工程。 三、加快垃圾处理系统建设。发展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和堆肥,建设垃圾焚烧处理厂,探索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有害有毒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和放射废物库。 四、加强城市环境噪声控制,逐步提高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五、加强白云山风景区的保护。 六、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整治城市十大出口,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 七、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组织对台风、暴雨、洪水等主要自然灾害和地震、海面上升、地基沉降等灾害的防范、化解对策研究,建立城市安全保障系统。 第五节 配合措施 一、修改完善《城市总体规划》,配套编制城市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认真贯彻《城市规划法》,坚决制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二、继续实行“以业养业”等多形式、多渠道的筹集资金办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三、调整城市交通结构,重点发展公共交通,市区适当控制新增出租汽车和私人小汽车,限制摩托车、自行车的使用量;制订科学的城市交通运行图,建立适应国际化大都市的交通管理体制。 四、改革交通管理体制,加强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调度,提高设施和设备运营效率。 五、严格执行《水法》,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六、制定城区工业企业外迁鼓励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老市区居民迁往新区居住,控制人口由新区往老市区迁移。 七、积极引导市区适当部位的住宅向高层方向化发展,并相应配套完善高层住宅的管理和服务。 第七章 科技振兴与发展 第一节 发展现状 广州拥有一支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和有一定攻关能力的科技队伍,全市现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570个,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机构560个;八十年代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3万项,推广应用率达80%,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奖励优秀成果1623项;1990年全市高技术企业69家,生产144种高技术产品。总的评价,科技整体水平大致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七十年代初期水平,综合科技实力约为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综合科技实力的1/8—1/10,详见下表(1990年统计数): 表6: 指标名称 单位 广州市 亚洲中等发达国家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 21 53 R&D经费占GDP比重 % 0.88 1.11 每万人拥有研究开发科学家、工程师 人 13.5 14 技术密集型产品输出额占输出总额的比重 % 18—20(89年)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人员缺乏,分布不合理;科技投入不足,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GDP比例偏低;科技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科技成果未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第二节 任务与目标 广州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迅速发展壮大起一支规模庞大、专业结构合理、有能力振兴科学研究的现代化科技队伍;通过改革建立起与我市经济高速发展及整体素质迅速提高要求相适应的科技体系,形成科技兴市的良性循环机制;尽快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坚持“科技兴市”,并充分发挥广州科技“转换桥”的作用,成为全国创新技术聚散中心之一;围绕以六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大力开发适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全面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使国民经济发展转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 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05年,全市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第二产业中技术密集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和行业有较大发展,工业主要领域大体达到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水平,建筑业的科研、设计、施工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行业,以及第一产业中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准。 第三节 发展重点 一、科技研究开发 加强科技研究、开发和应用。选择一批对全市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方面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研究项目,动员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科技攻关。近期,组织对新工质电冰箱、氢镍电池、汽车、摄录机等一批重大项目进行攻关,作为振兴科技推进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到2005年,争取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技术、高级精细化工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有重大突破。通过十五年的发展,使科技开发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和专利许可证,开展对引进技术设备的分析、消化、吸收、改良、仿制、创新,开发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采取多种形式将新技术向内地转移扩散。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推进国产化作为整体,加强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形成引进、吸收、消化“一条龙”体系。 三、科研成果转化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强化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充实力量建设一批国家级或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工艺设计、设备制造等一系列完善工作,使科技成果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转化到生产过程中,大面积开展工业性试验,使科技成果尽快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抓好科技转化的中间环节,加强中介机构、中试基地,建立科技转化风险基金。 四、科技推广应用 大力应用高新技术更新改造传统产业。应用微电子、微机控制、新型功能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设计,革新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积极推进星火计划。重点推广农艺、果树栽培技术、牧渔科学饲养方法,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各个区、县、镇级星火密集区的建设,完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条龙的科技网络。 加快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建成科学城,使之尽快形成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实施“火炬”计划、向传统产业扩散的基地。继续办好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第四节 配合措施 一、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建立科技队伍后备力量培养制度,积极培养和确认学科(技术)带头人。注意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人才,造就一批新型科技企业家。大量吸纳国内外科技人才来穗、回穗工作。争取到2005年,每万人拥有科研开发人员35人,其中企业科研人员比重达到50%左右。 二、增加科技投入。通过制定引导或强制性政策,尽快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全社会科技投入新机制,到2005年,全市研究与发展经费增加到约占同期GDP的2.5%,年均增长20%左右。建立各种科技基金会,有偿支持科技发展。企业(民间)是今后科技投入的主体,从政策上促使企业从营业、销售收入中提取逐年上升的比例作为技术开发费。到2005年,企业(民间)的科技投入调整至占全市科技投入总额的60%以上。政府财政对科技的投入重点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三、改革科技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应用开发的科研机构在短期内完成由事业单位管理转向企业化管理,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通过立法,切实保障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强化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对有重大发明者给予重奖。全面促进科技人才合理自由流动。 四、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普遍推行生产部门和企业将生产技术难题向科研单位公开招标;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定向协作,联合开发,促进科技与生产结合。 五、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配合高科技轻型工业的发展采取倾斜政策,促进骨干企业由从事传统产业技术领域向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领域转移。健全技术管理体制,近期先完善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贯彻技术责任制。 六、重视和加强社会科学研究,发挥软科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八章 各项事业发展与社会文明 第一节 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市民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和管理体制有待不断改善;“七害”等丑恶社会现象还比较严重。 第二节 任务与目标 广州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内容,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产业,使市民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精神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健全法制建设,强化治安管理,形成和谐、稳定、安乐、文明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到2005年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主要发展目标: 一、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到本世纪末,广州教育发展水平居国内大城市前列,到2005年,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整体提高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水平,为市民的生存、发展、享受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条件。 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确保人均经济占有水平逐年提高。 四、健全法制建设,强化社会治安,增强公众安全感。 第三节 教育改革和发展 一、各类教育发展重点 (一)基础教育 继续巩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确保义务教育法贯彻执行。市区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要求,农村逐步发展学前一年教育。到2003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提高基础教育水平,逐步选择一批小学和中学,实行中文、英文双语言教学,按国际上通用教育方式培养出国内一流的跨世纪国际型人才。 (二)职业技术教育 优化职业技术教育结构,并使之与全市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到本世纪末,全市各行业和每个区、县(市)均应有两所办学质量较高的骨干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中心,形成较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多形式发展高中后教育,全面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 (三)高等教育 本世纪内着重提高现有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适当扩大市属普通高校规模,重点办好师范院校和广州大学。下世纪初,根据需要和可能筹办新的院校。全市每万人拥有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学生数2000年达到300人以上,2005年达到400人左右,十五年间年均递增5—6%。全面提高市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和专业。争取到本世纪末,市属普通高校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部分重点学科、专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成人教育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岗位培训制度、证书制度、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到本世纪末,实现全市职工基本接受一项以上的适应性或资格性培训,农村青壮年劳动者基本接受过培训并掌握一门以上实用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和专业证书教育。建立和健全成人继续教育中心。在全市职工中普及现代化市场经济基本知识教育。 二、教育体制改革 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改革包揽过多、统得过死的教育体制,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鼓励社会力量集资办学,积极创办私立中、小学和私立大学。鼓励境外团体、个人捐资助学、独立办学或与我市合作办学。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使之成为具有法人地位的办学实体。改革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实现高校(除师范院校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自费入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三、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教师生活福利待遇,近期内要切实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将教师收入提到全市职工收入的中上水平,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条件,切实使教师成为受人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到2000年,全市中、小学教师要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标准,其中小学、初中教师要有50%以上具有大学专科或本科的学历水平。 第四节 文化卫生体育发展重点 一、文化 今后十五年的发展方向是:创立能充分体现国际大都市特征,既有岭南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又融世界现代文化精华于一体,健康向上、繁荣多彩的广州文化。到本世纪末,把广州建成南中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文代艺术活动交流中心、新闻出版中心、对外文化传播中心和文化产品贸易中心之一。 繁荣文化艺术。鼓励专业文化艺术方面努力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质量作品;支持和引导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的普及开展和提高水平。 改进新闻出版工作,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提高报纸杂志和各类出版物的品质和质量,开拓出版业的新局面。加快广播电视发展步伐。建立和完善包括卫星、无线、有线传播在内的立体化电视网络,开拓海外广播电视市场形成具有较强内外辐射功能的现代化广播电视系统。建立电视剧制作基地,争取到本世纪末每天均有本市制作的电视剧播出。逐步开发广播电视频道资源,将广州电视覆盖面扩大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广州电台播出频道扩大至中波段。 继续新建、扩建和完善一批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到2005年,争取全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3册。充实提高现有博物馆,着重兴建一批自然科学技术类博物馆以及反映岭南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样化的专门博物馆,增建一批质量较高的城市雕塑、艺术建筑和名人纪念碑。 二、卫生 重点是充实和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提高人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建立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层次多样、服务周到的保健、预防、医疗服务体系。改善现有医院、疗养院,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使用效率。农村乡镇卫生院按照“初保”要求,达到房屋、设备、技术、人员、管理五配套。引进外资和人才,适当发展具有较高医疗技术和较先进完备医疗设施的私立医院或中外合作医院。加强医学研究工作,提高医疗水平。在新区配套建设若干个现代化医院,充实医务人员数量,到2005年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达到50—55人。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争取“九五”初期创立国家卫生城市,到2005年城市卫生接近发达国家大城市先进水平。 三、体育 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培育一大批体育活动先进县、镇、街,全市体育运动人口从目前的37%,逐步提高到50%以上。鼓励社会办体育,推广建立专业体育俱乐部,加强体育科研、信息工作,瞄准全国、洲际、国际比赛和奥运会,继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不断培养出体育精英,保持广州作为全国体育强市的地位,改善和新建一批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建筑面积2005年达到1平方米,提高现有体育场所的综合使用效益,努力举办全国和国际性的大型体育活动。 第五节 人口与人力资源 一、控制人口 对人口增长实行总量控制和增长方向控制。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倡导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结合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无儿女户”和“纯女户”的后顾之忧,强化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提高迁入人口素质,优先迁入各类专业人员、学科带头人和学历层次较高的人员。积极引导农村入城市人口向小城镇转移,严格限制向市区转移。 二、人力资源 根据我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队伍发展的需求预测,以及考虑离退休和流失等因素,十五年共需补充专门人才70万人以上,主要是工科、财经和管理等专业人才。设想通过全日制教育培养(包括部、省、市属学校)30万人左右,成人教育培养20—25万人,从外地引进调入(包括在职专业人员、安置转业军人中的专业人员等)7—8万人,自学考试或以考代评10—12万人,使人才供求达到基本平衡。 预计2005年全市劳动就业人员440万人,主要引导劳动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到2005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由1990年的28.82:35.83:32.35调整为10.00:30.00:60.00。 第六节 社会秩序与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以法治市、依法治市,强化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长期坚持查禁“七害”。加强政法队伍建设,适当增建公安派出所,巩固和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力争全市刑事犯罪率逐步下降,社会丑恶现象逐步减少,公众安全感得到增强,使市民能有一个稳定、祥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标准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树立起广州人“团结、友爱、求实、进取”的新风貌,实现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第七节 配合措施 一、增加社会文明建设投入。完善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集资的教育投入机制,使教育投入由目前占GDP的1%上升到2005占5%左右。文化、卫生、体育走产业化发展路子,以社会力量为主兴办,政府适当资助,相应赋予优惠政策。 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社会设施。近期建设的重大项目主要有美术雕塑中心、博物馆、群众艺术中心、天河文化中心、信德文化广场、购书中心,扩建广州大学和广州师范学院等。 三、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措施,保证人口控制目标实现。 四、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建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鼓励和吸引内地和国外优秀人才来穗工作。健全人才流动服务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九章 现代化都市生活模式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 市民生活现状 八十年代末,广州市民生活已提前达到国家小康标准,部分家庭生活趋于富裕;城乡收入差别日渐缩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率、人均居住面积均居国内大城市前列。但由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少数山区村镇尚未完全脱贫。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偏大,而用于文化娱乐和住行通讯方面的支出偏小;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低,休闲时间短且休闲形式单调;居住和出行条件有待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 第二节 促进城镇居民生活现代化 今后十五年,市民生活改善和提高的重点是:适度提高收入水平,调整消费结构,丰富休闲形式,改善居住和出行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健康、舒适、富足的现代化都市生活模式。 一、市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要大体与经济建设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十五年间,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递增8—9%,全市人均消费水平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准。 二、消费结构趋向现代化。非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2005年达70%左右,文化生活和舒适享受方面支出明显提高,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率继续居全国大城市首位,电话普及率达到70—80部/百人,九十年代中后期小轿车开始进入部分普通家庭,到2005年5%左右家庭拥有小轿车。 三、逐步改善居住和出行条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到2005年达到12平方米以上,并基本实现每户一个单元住宅。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实现“居者有其屋”,私人住宅拥有率达60%。住房质量和装修水平相应提高。个别家庭拥有私人别墅,出行代步工具从目前自行车为主转向以较为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为主。 四、增加休闲时间,丰富休闲形式。改善劳动条件,降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率和职业病发病率。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到2005年全市普遍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提高家务社会化程度,普遍发展方便健康食品、家庭钟点服务、家庭病床等新兴家庭服务业。开发和完善市内公园、广场、绿地、公众运动和健身场所、小区活动中心和郊外旅游度假等休闲设施。为市民外出旅游创造便利条件,争取到2005年平均每人全年旅游次数达4次以上。发展各类健康有益的节假日和夜间娱乐形式,丰富都市生活色彩。 第三节 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以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田园为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搞好乡村建设,引导改变农民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一、针对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农民尽快提高收入创造条件、广开渠道,争取使农民收入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年,接近全市平均收入水平。 二、通过市财政扶持和实行对口性产业转移,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兴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造血型”经济,促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市属山区县的贫困地区和国有农林场的贫困户在“八五”期末实现脱贫,“九五”期间进入小康,“十五”期间达到殷实的小康水平。 三、逐步把乡村建设纳入城镇规划的范畴,仿照城市小区建设的模式统一建设乡村生活区。对山、水、田、林、路、房统一规划,营造风格鲜明、美观大方的农民住宅,配套建设道路、上下水道、供水、供电、供气设施、电讯设备、公共车库、绿地花园、村民活动中心等,创造舒适优美的村民生活环境。 四、引导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使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水平的提高同步。通过建立幼儿园、养老院和村民服务机构,促使部分家务劳动逐渐走向社会化;消费结构方面,用于饮食方面和住宅方面的费用比重将逐步下降,而在文化生活、教育培训以及由于生活社会化而支付的劳务支出和交通、通讯、休闲活动的费用比重进一步上升。到2005年,农民的消费结构、各种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接近城市居民平均水平。 五、随着城区拓展和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在城市文明的渗透和影响下,形成新型的融现代与传统于一体的农村文明,开展形式和内容多样的休闲、文化活动,丰富和充实农民的生活色彩。 第四节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保险费用统筹范围,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覆盖全体职工的城市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范围;推进工伤保险制度向社会统筹的方向改革;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推动企业实行大病医疗费用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社会统筹。逐步建立农村医疗及退休养老等保障制度。 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事业。筹设儿童、青少年福利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遗弃、病残儿童保护网络;加强残疾人生活和工作保障;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增加养老设施。合理制定并调整市民最低生活标准,对低收入贫困户家庭实行社会救助保障。 第十章 主要措施与保障条件 第一节 改革开放 一、深化改革 围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总目标,加大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力度: (一)深化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推动企业走向市场。“八五”期间,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基本完成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国有企业全面放开经营;集体企业恢复按劳按股分配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将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嫁接外资等形式转换为“三资”企业;新建企业原则上建成股份制企业;逐步使国有企业通过产权关系的调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允许公司产权、股权的转让与买卖。进一步改革企业财会、人事、劳动、分配等制度,改善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内容和形式,规范企业行为。逐步推开依法破产、出租及拍卖等方式,搞活国有资产存量。按照《企业法》将企业改造为独立法人,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达到责、权、利统一。 (二)以金融市场的建立为突破口,加快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金融领域,发展多形式的金融机构;大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开放股票市场。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使之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试行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帐管理、分别核算,改革贷款方式,推行抵押贷款、经济担保贷款,实现信贷资金商品化。增加各类市场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和健全市场法规、政策,规范交易活动,加强市场的管理和调控。 (三)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启动、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将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切实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政府经济管理手段法律化、经济化。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对企业继续实行“放水养鱼”政策。弱化政府的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减少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和管理,减少政府对资源的行政配置。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政府部门在法规建设、经济计划、间接经济调节、信息引导、社会保障、企业服务和某些重要资源的配置、监控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建立公务员制度,形成“小政府、大服务”的经济管理机制。 二、扩大开放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层次,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积极利用我国恢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组织缔约国地位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加强出口竞争力,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推进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在巩固港澳、东南亚市场的同时,设法扩大开拓欧美、南美、中东、东亚等远洋市场以及独联体、东欧等市场,使我市外贸出口得以较长时期内保持高于工业增加值的速度增长。 (二)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加快引进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推进市内金融部门到境外设立机构。积极利用外资建设能源、交通运输、商业、旅游等设施。开办中外合资的零售商业。继续吸收外商投资开发房地产。利用外资开办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引进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鼓励外资企业收购本市部分企业产权,使之成为外商独资企业。 (三)鼓励企业扩大国际化经营。赋予有条件的企业进出口自主权,赋予有条件的外资企业国内销售权;组建若干个以外资企业为龙头的外向型企业集团,赋予相应的对外投资条件,实行以跨国公司为目标,开展向境外直接投资、生产和销售相结合的国际化经营。 (四)加强穗港澳经济联系。充分借助香港、澳门扩大广州对外交流,积极利用港澳的金融、贸易、运输、信息、旅游设施和机构,“借船出海”,招商引资,大规模地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实现穗港澳之间的产业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共同促进穗港澳经济发展。 (五)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充分发挥广州作为港澳和内地之间的桥梁作用,以外引促进内联,以内联扩大外引。巩固广州与中南、华南地区传统的横向经济联合,扩大广州与东部沿海城市与地区经济交往,着重推动广州与西南、西北内陆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大力引进内地技术、人才、资金,积极参与内地资源开发,努力向内地转移和扩散国外引进的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二节 宏观调控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适度而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促进广州经济快速协调增长的重要条件。 一、把培养和建设市场体系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按市场规律建立健全市场组织制度和运行规则,成立市场交易管理和监督机构,扶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制定和实施配套的法规,健全和完善市场信息系统,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二、积极探索政府调控市场的有效方式,继续完善“战略决策、市场调节、规划引导、总量控制、政策协调、综合平衡”的宏观调控模式。正确引导宏观经济运行的方向,努力协调和把握住信贷、投资、财政收支总闸门,努力实现杠杆联动,保持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重大比例结构的大体协调和经济运行的平稳。从实际出发制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认真抓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专项规划,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及其它调控手段提供依据;搞活资金融通,确保重点工程的建设;政府掌握调控市场必要的财力和物力,适时开展吞吐调节,避免市场大起大落波动。 三、转变政府投资行为。按照以资金制约规模的原则,确定符合本市经济发展实际的投资总额。逐步减少政府对竞争性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投资,增加政府非盈利性第三产业的投资以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资助,其余一般性的投资交由市场配置。 四、转变计划部门职能,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政府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计划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转变计划思想、计划内容、计划形式和计划方法,加强价值管理和政策性、预测性计划指导,把工作重点转到主要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经济法规对市场进行间接管理,使计划与市场能得到有机的结合,从而保证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综合平衡 经测算,规划期内我市在资金、外汇、劳动力、供水、电力、交通运输及主要原材料方面的供求大致能够达到平衡。 一、投资资金 根据我市改革开放前十年GDP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为1:1.13的比例关系测算,今后十五年市属全社会固定资产规模约需3000亿元(未含价格因素),其中“八五”为600亿元,“九五”为900亿元,“十五”为1500亿元。从我市的资金条件和集资能力来看,预测全市方面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约为3000亿元。其中:财政资金(含预算内外)150亿元;地方自筹资金(含社会事业发展基金及社会集资)250亿元;企业自筹资金(含全民、集体、个体企业、私人投资及行股票、债券)1100亿元;金融部门资金500亿元;吸收外资175亿美元,折人民币1000亿元,资金供求总量大体可以平衡。 二、外汇方面 预测十五年内,我市进口用汇及体付外汇债务约需420亿美元。在此期间,全市收汇约850亿美元,扣除上缴中央、“三资”企业外商投资分红等,地方留成外汇约430亿美元,外汇基本平衡,稍有余地。 三、劳动力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市对劳动力的增长需求趋缓,但经济规模迅速扩张仍要求有新的劳动力投入。预测十五年内需要净增劳动力约100万人,本市新增适龄劳动人口就业量约60万人,其余近40万人通过增加吸收地区外劳动力获得平衡。 四、供水 根据我市未来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程度,综合考虑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第三产业等其他部门行业用水量、城市居民生活和农村人畜用水量等方面的因素,预测2005年对水的总需求量(不含水电用水)为80亿立方米左右。随着规划中的思贤滘工程和南部水源的建设及投产,以及现有供水工程的技术改造增强给水能力,届时我市的生产、生活用水将完全能够得到保证。 五、电力 按照我市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居民生活用电等各项用电结构的增长速度,预测不同发展阶段全社会用电需求量,1995年达120亿千瓦时以上,2000年达200—220亿千瓦时,2005年达350亿千瓦时以上,根据对省电网的电力增供预测,以及我市在建、已规划建设的电力项目和自办电规划测算,从1993—1999年,电力供需能大致平衡,2000—2005年如果没有新的发电项目,将出现较大的电力缺口。所以规划建设珠江电厂A厂总装机120万千瓦(4×30)和B厂总装机240万千瓦(4×60)的燃煤机组;各区、县热电厂总装机20万千瓦(4×5)热电机组;在从化县建设一个20—6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使电力供求保持平衡。 六、交通运输 根据我市改革开放前十年每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所需社会运量为66.13万吨测算,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全市客运需求量分别约为15000万人次、20000—22000万人次和约28000万人次;货运需求量分别为30000—32000万吨、55000—57000万吨和100000—110000万吨;港口吞吐量分别为7800—8000万吨、9800—10000万吨和10000—12000万吨。根据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项目的生产能力测算,只要能按计划要求建成投产,特别是港口码头、铁路、公路、海运船队能加快建设,基本上可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 七、主要原材料 根据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用材的变化,以及我市现有和已规划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测算,十五年间全市所需的7种重要物资中,水泥、硫酸可以自给有余;纯碱、烧碱待1993年20万吨/年的纯碱工程项目投产,也能自给有余,目前我市所需的钢材、煤炭除小部分靠国家和省分配外,钢材的80%、煤炭的50%是靠市场调节解决,木材市场已全部放开。根据全国的生产状况,预测资源供应问题不大,个别规格品种和特需材料也可以通过进口解决。只要进一步加快广州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所需原材料完全可以解决。 广州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七月


Copyright © 2002-2022 重庆圣佳斯商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8172号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