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我公司网站!!
行业资讯
而且这两个商业中心要在规模、商品档次和商业圈功能上形成错位化经营
时间: 2024-01-14浏览次数: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1摘要:城市步行街区是市民共享的重要活动空间, 它给人们提供购物、交往的环境,可吸引四面八方来客,是一个城市财富的聚集之所,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现代城市步街区设计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关键词:城市建设;步行街区;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1

摘要:城市步行街区是市民共享的重要活动空间, 它给人们提供购物、交往的环境,可吸引四面八方来客,是一个城市财富的聚集之所,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现代城市步街区设计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步行街区;设计

Abstract: urban walking street,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citizens sharing space, it provide to the people shopping,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an attract visitors from all directions, is a city of wealth that gathered, modern city space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modern city bloc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colleague.

Key words: the city construction; Walk blocks; design

随着步行街的建立,人们对步行街的关注反映了现代人对生机勃勃的街道生活的向往。步行街区源于德国、丹麦、荷兰最早推行的“无交通区”(TrafficFree Zone)概念,意思为都市里没有汽车行走的区域。在英文中也称为Pedst ri an Mal l,Pedest rian原意是“On Foot”,亦即走路的意思,Mall则是指一种宽敞而供步行的大道,合起来意思为供人步行而不受汽车干扰的街道。现今随着私人小汽车的增多,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存在着车辆拥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停车场少、交通违规等等问题。因此在人群集聚的城市商业中心地区禁行汽车,把街道还给行人漫步使用成为城市摆脱交通困境、复兴城市中心区的良策。

1 步行街区的历史沿革

步行街主要由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广场、小品等组合而成。古代许多城市步行街的形成,并没有经过真正的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它们是在最有利的地方,由市民自己直接参与建设而形成的,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的步行街。到了中世纪时期,城市空间效果和建筑形态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步行街的规划形态由艺术家进行设计,带有强烈的形式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如对称的几何形态、强烈的空间序列等。

工业革命后,以柯布西耶为首的CIAM的“现代城市”理论,在相当长时间里影响了城市空间和步行街设计。这一时期因城市街道难以满足大量交通车流,为了对城市中心交通加强管理,保护和促进中心区商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采用封闭某些街道、不准机动车驶入或在步行街外两侧另辟平行的货运道路的方式来建设步行街区。

受西欧的影响,北美自50年代也开始在市中心建设步行街,且各有特点,如美国1959年密执安州的凯拉孟佐城步行街,美国巴尔的摩内港的商业中心区,其中明尼阿波利斯市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市的空桥步行系统是最佳范例,仅美国60~70年代,就有200多个城市建成了步行购物中心。此外加拿大多伦多市和蒙特利尔市也兴建了庞大的地下步行系统。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大量建设新的步行街区,同时顺应时代的需要对许多历史悠久的商业步行街、老街区、里弄进行了承启性的改造,新建的如:成都的春熙路商业步行街、文殊坊步行街,重庆的解放碑、观音桥商业步行街,武汉汉江路滨水步行街,南京新街口等。进行了改造的如:有700年历史的北京王府井,十里洋场的上海南京路,上海城隍庙,丽江古城的四方街,苏州清雅的观前街,成都传统蜀国风蕴的锦里、宽窄巷子休闲步行街,重庆磁器口等。他们各具特色:有的是大型的商业、娱乐、休闲综合步行街,现代而国际化;有的是亲切宜人的历史文脉步行街,体现着各个地域的风貌和人文,传承和延续着自己的传统和精神。

2 步行街区的功能作用

现在我们常说的步行街区最早源于欧洲大陆的荷兰、德国、丹麦等国的“无车辆交通区”,它的出现实质上是一场“步行者的革命”,倡导的是人在城市空间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对环境的更新,重新审定了历史悠久的步行街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巨大价值,提高了城市的对外形象。

社会效益:步行街在高密度的旧城中为市民提供了富于人情味的高品质空间环境,使人们在步行、休憩、社会聚会等活动中,增进了相互的交流和认同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市民维护、关心市容的自觉性,从而增进社会凝聚力。此外,步行街通常是由传统商业街改建的,那些熟悉且具有独特魅力的历史文化建筑环境最能激发人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引发对其的深切热爱。

环境效益:步行街建设本身就是整体环境的再创造,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景观设计。通过对汽车交通的限制,减少空气和视觉的污染,减少交通噪音,使空气更清新自然。而街道上的富于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创造出一切为“人”服务的和谐、优美的都市环境。

经济效益:步行街建设使商业老街从原来单纯商业零售功能拓展为综合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全方位经营服务。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地区地价、房租升值,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交通效益:良好的城市通常以平衡的交通管理为特点。以步行代替车行,减少车辆,并减轻汽车对人活动环境所产生的压力。通过改善步行的环境质量、增加步行人数、减少城市中心用于汽车交通的空间等手段,使更多人乘坐公交车,避免人车冲突,达到步行、公交、小车、地铁的良好平衡。

3 步行街区的空间形态

“最理想的街道必须形成一个完全闭合的单元!一个人的印象越被限定在其内部,那生动的场面会越美妙:当个人的视线总是有可注视之处而不至于消失在无限里的时候,他的体验是舒适的。”

步行街作为城市中一个浓缩社会历史、文化的场所,处于一个多层面、多形态的动态平衡空间体系之中,其形态及设计理念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的发展而变化。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环境要求,步行街又分为封闭、半封闭、转运和步道拓宽等几种形式。从深层结构看,大致可以被抽象为两个组成部分,即街区吸引点(节点)以及步行道路(路径),节点可理解为点的概念,路径可理解为连接节点的线性空间。

3.1 街道的长度

黑格曼和佩茨指出“有效地设置一个终点形象是街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舒尔茨也提出“在过去的城市里,斜角和弧线创造了‘终止印象’使眼前的景色充满活力。”因此,步行街的长度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街道的连续不间断长度的上限大概是1500m(1mi.),超出此范围人们就会失去尺度感,同时会产生疲劳感。对于过长的街道,通常会加入一些节点,如以一定的构筑物进行收口或加入打断其连续性的广场或形成抑扬、明暗、宽窄变化的空间体系等,使步行街以段落式的形态延续下去,达到既连续不间断而又不单调乏味的形态效果。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2

【关键词】商业街;停车空间

咸宁市商业圈是在旧城的基础上通过逐步改造而发展起来的。该区域留存着咸宁市民的诸多记忆,承载着市民对城市的情感。停车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是促进城市文明和繁荣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品质优雅、健康良好和使用便利的停车环境,对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师们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在设计上要有足够的前瞻性,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1、对咸宁市商业区停车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1.1 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范围圈定为咸宁市淦河大道与温泉路交汇的中心花坛一带商业街区(如图1所示)。目前,该区域内商场、餐饮、娱乐、金融、办公一应俱全。

1.2 路网现状分析

中心花坛商业区路网结构概括起来包括三种:(1)城市主干道,道路交通运行量很大。(2)商场、步行街巷。(3)旅游景区、公园、学校等可通行的机动车道路。

商业区的交通压力主要来自于车辆的迅速增多。同时,该区域商业建筑逐步增多,餐饮等娱乐设施也逐渐成熟并且有着较高人气。特别是上下班时间的高峰期,从温泉路中百仓储到淦河大道与潜山路交汇处,经常发生拥堵,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1.3 停车空间分布

商业街区停车分布主要集中在淦河大道两边沿路人行道上,以及路边划线停车位。

目前该区划道路划线停车位约48个,人行道停车位 210 个,瑞融国际地下停车场80个,白天停车饱和度0.8 。中百仓储地下停车场80个。白天停车饱和度0.9 。

1.4 问题总结

针对咸宁市中心商业街区的调研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后总结出该区停车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4.1 车位严重不足

作为咸宁商业中心区,目前该区域包含有中百仓储,苏宁电器,金门商业步行街,瑞融国际,购物公园,温泉步行街第一街、第二街,文化广场等商业建筑,还有在建的温泉商场改造项目中商商业街,除此之外,还有长江证券、物资局、保险公司、供销社以及工行、建行等几处办公建筑也在此处,而此类办公场所基本没有专用停车场,人行道上的停车位很大程度上,被占用为专用停车位,从而导致流动车位少。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物资局楼下停车区域20个,半天下来流动车辆只有8个,其余12个非流动车位,车主都是商铺老板以及物资局上班人员停留在此。此处停车管理人员反映,很多流动车子没有位置停车,无法满足现有的停车需求。路边非划线区域也时常有泊车,严重影响道路通行。

1.4.2缺乏先进的停车设施

现有停车方式主要为路边停车和人行道停放为主,缺乏新型停车方式引进。由于该商业区属于老城区逐渐改造发展起来的,想要开辟出更多的土地面积当作停车位,显然非常困难。应该考虑更为先进的利用纵向空间的停车方式。

1.4.3城市停车导向系统不完善

从该区域停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该区域目前停车位划分还是较为合理的,机动车停车位和摩托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划分较为科学,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摩托车或电动车时常占用轿车停车车位,停车管理人员也只能表示无奈。一方面,没有强制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导向标识不够明显。在商业中心区经常可以看到车辆因找不到停车位而导致无效绕行,从而无形中增加了道路的交通流量。由于路面停车方便备受欢迎,导致商圈路面停车饱和度大,而地下停车场使用率偏低。瑞融国际地下停车场停车饱和度不高,原因在于停车诱导信息缺乏,资源共享程度低。

1.4.4规划停车空间进出方式不尽合理

由于道路停车出入口的设置缺陷,导致车辆从人行道停车位出来与进入人行道停车的车辆发生对峙,导致道路交通堵塞。或出行车辆进入道路立即左转穿越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2、咸宁市商业区停车问题改善和对策

2.1 合理规划与把握停车位的供给

将人行道作为停车空间,一方面,牺牲了行人的通行便利性,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容易损坏人行道的铺地材质;另一方面,温泉路商业区一带及周边地区的行人和车辆都比较多,交通十分拥挤,如果过多设置路边停车空间,会导致本来就比较拥挤的交通现状更加混乱。那么,更多的车位从哪些方面来实现呢?

首先,在旧城扩建改造过程中,建议新建的建筑一定要配置地下停车空间,并合理规划进出交通路线。

其次,适当的拆除部分旧的建筑,将其在规划当中,留出足够的广场空间作为建筑前停车场。逐步摈弃人行道停车的方式,消除安全隐患。

再次,依据车辆通行量,量化路边停车位的数量。在车流量较大区域,尽量不划停车线,以舒缓交通压力。

对于建筑的边角处这样一类具有不确定性的空间,可以精心对待合理设计,达到有效利用空间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2.2 优先考虑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机械式立体停车空间是运用机械设备作为运送停放车辆以提高单位面积停车数量的停车空间。立体停车空间具有节省空间,节能环保,取车方便等特点。车辆的全封闭式存放,也增加了汽车的防盗性和防护性。尽管立体停车库的施工周期较长,建设资金高。但是作为停车设施的选择,立体停车空间是一个长期性的综合效益的选择。随着商业区对停车需求的增加,停车设施建设的成本可以分布到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停车造价中去。

2.3 建立合理的停车管理机制

通过停车诱导系统可以缓解城市商业中心区停车困难。目前停车诱导系统的整体结构,可初步分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网、信息采集、信息维护、信息控制处理中心、电子可变信息情报板六个部分,各部分分工、协调,围绕控制处理这个核心,共同构成有机整体。停车诱导系统包括空车位信息采集控制器、中心控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诱导显示牌。通过各种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停车场的位置,使用状况,路线选择和相关道路交通状况等信息,可以均衡停车的空间分布,避免停车需有过于集中,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因寻找车位而无效绕行,减少交通流量,提高停车场的泊位利用率。

2.4 咪表停车

咪表停车是利用当代最先进的电子软件技术和电子设别对城市泊位进行定位、计费、标准化核算的一套电子泊车管理体系。实施停车咪表及时收费是合理有偿使用市政设施资源、规范收费主题、统一收费名目的好办法。可以规范道路停车,强化交通秩序。目前在很多省级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咪表停车管理,不仅有效的规范了停车收费制度,也减少占道停车的车辆,提高静态交通设施效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3、停车空间布局形态概念性方案的设想

3.1 架人行天桥

淦河大道横穿温泉第一街与第三街即购物公园,在该十字路口还设置有公交车站。平时车流量人流量都较大,堵车严重。建议在一街和三街之间架起人行天桥,这样可以很好的贯穿两条步行街,不受主干道淦河大道的车流影响。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提高人行的安全性。另外在中百仓储十字路口处也可以考虑建立人行天桥,实现人车分流,提高机动车流动性,解决滞留时间长的问题。

3.2 文化广场地下空间改建用作地下停车场

文化广场地下一层空间利用率低,空气质量差,目前作为娱乐空间在使用,存在各方面的安全隐患,建议将地下一层作为停车场,中庭部分设计景观节点。游客在停车之后直接通过中庭电梯上来,可以提高文化广场的便利性,环境效果也会得到改善,提高人气,活跃商业氛围。

3.2 拆除新建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将停车场的设计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例如,拆除中心医院旧址后,新建的建筑尽可能往东南方向退出。留出足够的广场空间,作为路面停车。另外新建建筑设置地下两层式停车场。另外在鄂南工贸大厦那一块也可以开拓出空间出来,作为立体式停车场。该处临近商业中心区,单位也较多,固定停车俩数量相对也多。该处设计立体式停车空间,既能满足固定车辆,也能提供较多的流动车辆停车位。

结合上诉三点建议,可以在中心花坛商圈行程三个主要的相对较大和集中型的停车空间,做到将停车位尽量控制在环岛之外,减缓中心区的交通流。在核心地段用人行天桥来贯通步行空间,进行人车分流,可以十分有效的减缓交通压力。

4、结语

城市商业中心区停车问题需要当地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车库管理商家、交通参与者共同参与协调统一。本文对咸宁市商业中心区停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设计建议与控制方法,希望本文的理论研究对以后的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峻等著.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方法与信息诱导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江文平,李克平,廖明军.从停车特征分析入手解决商业区停车问题[J].市政技术. 2007年

[3]赵红静.城市商业区公共停车区域空间设计研究[D].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年

作者简介: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3

国际一流商业步行街的特征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一流商业步行街的特征不断被认识和强化,其主要从设施、功能、管理、文化、核心、价值6个方面体现。

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原则

步行街是人流量很大的地方,交通是步行街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交通网络要通畅,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首先是公路交通与步行街交通的互通关系,在步行街口设置公交站点,对于长度过长的步行街区可以适当的设置内部公交线路,以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其次是机动车停车问题,即特别考虑停车场的设置。步行街街口应设置大面积的停车场,用地紧张的街区可以采用立体停车场或者地下停车场的方式;再次是步行街周围交通网密度及每条道路负载量与人流量的关系问题,步行街作为城市的消费、购物、娱乐、休闲的集合地,人流量大,因此要合理布局、合理定位,使之与周围的功能配套相适应。

美国著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实际上就是人们认识与把握城市环境秩序的空间图式。凯文林奇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且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

现代城市追求空间环境、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它能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特色,它是一种内在的构成要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丰富、深刻的。

步行街区的布局形态可以是丰富多变的,①线状沿街道布局;店铺沿街道两侧呈线状布置,鳞次栉比,店面凹凸,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 如北京琉璃厂、 天津古文化街, ②线面组合布置;大都有明显的步行商业街,与路段上某些商业地块联系起来,形成组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庙步行商业街;③面状成片布局;商业街区在城市主干道一侧集中布置, 形成网状形态,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根据我国的建设功能和环境要求,步行街可分为多种形式:封闭式、半封闭式、转运式和步道拓宽式。

城市步行街建设除了对城市环境及城市交通上的影响外,还带来包括景观视觉影响在内的其他影响。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步行街空间的风格,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景观文脉和美学价值上进行分析, 城市步行街的建设需注意几点:一是要考虑步行街沿线建筑的协调性,重点考虑建筑的色彩、高度、建筑风格等问题;二是要丰富步行街的沿路轮廓线设计,使之具有整体性、流畅性和内涵性;三是要突出步行街绿化的视觉效果,加强步行街的亲和力;四是要适当增加道路小品设置,利用细部刻画、侧重装饰来反映一定的文化主题。

从我国步行街的发展方向来看,是向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街区发展,因此一个洁净而舒适的环境是必须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因此要建好一条好的绿色步行街,关键在于净和静。步行街拥有绿色交通系统、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等一系列的城市生活中缺少的生态环境,因此必须营造优良的环境,它包括:应有的绿地面积;应有数量的树林及树木;良好的空气质量;浓厚的文化氛围;充足的公共性娱乐与休闲场所;快捷的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充足与洁净的城市用水系统。

包头市包百商业步行街案例分析

包百商业步行街位于包头市昆区鞍山道中段,呈十字形布局,包百购物广场、荣资商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电大厦、新华书店、书城等名店在此。公益设施包括休闲广场、停车场、机动车道等,是包头商贸中心区,堪称中国中西部地区一流的商业步行街。

目前包百商业步行街为核心的商圈范围内虽然商家云集,但旅游资源相对较少,很难满足消费者休闲游憩或观光旅游的需求,使得包百商业步行街以本地人为主的局面。随着购物中心等新业态和新城市中心的崛起,本地消费者的认同感也逐渐下降。商业和旅游很难形成两条平行线,一方面外来游客难以形成购买力;另一方面,本地消费群体逐渐流失,面临名店淡出的危机。

步行街对消费者的主要活动是购物和休憩,包百步行街缺乏多层次互动与体验,包百商业步行街历史相对较短,受现代城市同化的影响,建筑伊始缺乏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蒙文化氛围,缺乏民族特色尽致表现而吸引元素不足,难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包百商业步行街区虽有“中国西北第一街”之美誉,但目前商圈内的首要功能仍是购物,而且这种活动缺乏对文化元素的整合和利用,难以形成真正的商旅互动,对民族文化氛围的缺失导致包百商业步行街缺乏持久吸引力和独特竞争力。

商业街作为一个城市的中心地带,是城市的“代言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商业功能,还有展示城市个性化的功能,因此在建设、改造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对文化的漠视,对城市历史的否定。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要做到尊重文化就必须了解商业街区域所具备的明显或含蓄的消费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草原钢城”是包头的生动概括,包头的商业步行街对草原文化缺乏必要的表达,在了解这种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具备自身个性文化的商业街,包头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城市,它的文化表述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强调突出民族个性是区别于其他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基本立足点。商业街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包含人文景观文化、环境生态文化、功能休闲文化、现代管理文化,因此,一系列的规划设计、建筑元素与商业街的经营管理都不能与之相悖,这与国际一流商业步行街的特征是基本一致的。同时,商业步行街广义文化的准确表达离不开设计法则,即商业步行街设计原则。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4

关键词:地下商业街,安全疏散,布局设计

 

一、总体布局设计

为使地下商业街为舒适、高质量的购物、休闲环境,必须将其纳入整个城市的交通、空间体系,从功能、空间组织的角度使之成为建筑群体之间内在联系的纽带,成为城市商业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外大中城市地下商业街的分析比较,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角度对我国地下商业街的设计提出以下四点原则:

(一)承担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角色。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是城市整体布局的构架,公交、地铁、轻轨、高架道路都起着城市动脉的作用,这些快速交通将人流迅速输送,对城市商业空间中大量人流的引入和输出起着决定作用。与地下商业街密切联系的地铁等地下交通设施,是地下交通网络的骨架。地下商业街沿骨架向外伸展,与大型公共建筑、公共空间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地下步行网。在注重城市景观、环境质量、生态平衡的今天,地下交通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可以注意到日本在地铁网络完善的同时,高架道路的发展呈现从市区到郊区、从地面转向地下甚至多层地下的发展趋势,美国和西欧正逐步将市内的道路向外分解、向地下引流。我国的城市综合改造,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发展地下快速交通,完善地下、地面、地上的综合交通体系,带动城市更新,为步行网络的水平伸展和建筑与城市的一体化提供保证。

(二)承担核心节点的聚合转换的角色。城市地下商业街在水平向伸展和连接的同时,必须与地面的步行系统保持便捷的垂直向联系。在垂直与水平的多重流线交汇处,布置大量的自动扶梯、电梯、楼梯等垂直交通设施,形成地下商业街的核心节点。它常常结合城市广场、建筑中庭、前庭,跨越地下、地面、地上多个空间层次,为人们的步行和商业活动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成为空间聚合转换的场所。

(三)承担连续流动的高质量步行空间的角色。商业活动依赖于步行空间,而连续、流动、不受干扰的步行空间是购物、闲逛的理想场所,地面商业街的步行化、定时化也是为了营造不受车辆干扰的购物环境。地下商业街的人工环境首先为步行空间提供了保证,地铁等地下交通设施使地下商业街往城市各处水平伸展成为可能,核心节点空间又促进了地下商业街同其它空间的垂直转换,并提供滞留的空间。所以,地下商业街应以步行人流组织为设计重点,在流动空间序列的变化中,在与城市步行网络的交接中,创造高质量的购物休闲环境,成为建筑与城市空间整体联接的重要环节。例如,费城的市场东街位于城市的交通枢纽中心,它周围有地下高速列车、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等各种交通设施。

二、内部功能组成定位

城市地下商业街应均衡各部分功能属性的比例设置,以满足其综合功能的实现。在对日本1973年以后建成的12处地下商业街功能组成的组成统计情况可知,城市地下商业街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用于城市交通的功能的改善和城市购物环境的延伸。另据日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验统计,当街道上的步行人数超过2万人/天时,就有必要设置地下公共通道。现实的数据统计显示,地下商业街中的地下公共通道一般可以起到40%~50%的分流作用,同时又具有停车和购物等条件,利用率很高,对改善地面交通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其商业部分和过街通道部分比例相当。

众所周知,区域能提高人们定位定向的能力。论文大全,布局设计。。在城市地下商业街建筑环境中,可以是由于功能的不同而明显区分出的区域。各自区域设置时应相对集中,相互联系而得到区别,不同的区域应该具有不同于其它区域的特色,具有富有意义的名称以及清晰的边界和通道等。

三、防火分区设计

城市地下商业街通常表现出:建筑面积越来越大,由几千到几万甚至十万平方米;功能复杂;商品种类繁多,火灾危险性大,火灾荷载大;人员密集,人流量大,而且人员大多数对商场环境不熟悉。这同时给消防安全和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所以,城市地下商业街进行消防设计,首要的宗旨是人员的安全疏散。

(一)防火分区存在的问题

1、从国家规范角度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防火规范”)的规定,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同时建筑内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时,商场的每个防火分区可增加到2000㎡。我们以50000㎡平米的地下商业街为例,在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情况下,也需要设置25个防火分区。而且,按照“防火规范”的要求,地下建筑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过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也就是说需要25个直通室外的楼梯间,同时在配以辅助的通风排烟通道,势必造成地下商业街的地上部分楼梯间以及突出物林立,无法有效的利用地上空间的资源,而且从视觉效果上也不美观。

2、从运营的角度看。地下2000㎡的一个分区经常不能满足一个独立的商业功能的需要,大量的直通地面的楼梯间也影响商场的布置,实际上完全做到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从消防与安全疏散角度看。城市地下商业街大量的分隔必然会造成其内部疏散路线的混乱,对于人员疏散也形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便于消防部门在火灾时迅速的展开救援工作。

(二)防火分区解决措施

1、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论文大全,布局设计。。防火分区之间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4.0h的非燃烧实体墙,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允许开门,但必须采用甲级防火门。论文大全,布局设计。。

2、地下商场内设有敞开式、自动扶梯等上下连通层,应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面积之和不应大于500㎡。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面积之和可以增加一倍。

3、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GB50222-95的规定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当地下商场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4、地下商场应设置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当从室内地坪面至顶棚或顶板的高度超过6.0m时,可不受限制。需设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m的房间,应设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突出不小于0.5m的粱划分防火分区,梁与垂壁底至室内地坪面高度不应小于1.8m。

5、穿过防火分区防火墙的通风管道、在防火墙两侧各2.0m,应采用非燃烧体的隔热材料,并安装能按顺气流方向关闭的自动阻火阀门,施工缝隙要用非燃烧材料密封。

6、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承重构件上。防火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参考文献:

[1]王龙.地下空间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2]阎卫东.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规律及疏散时间研究[D]东北大学,2006.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5

关键词:商业街;特色文化景观;传承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有着更多高品质的精神需求,商业街逐渐由“开市即营,散市即归”的传统面貌向创意商业街转变,特色文化商业街应运而生。这种体现城市文化特点,具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开放式街区成为是城市文化和商业的重要载体;而地域文化也借着创意商业街文化元素的渗透和融合而发扬光大。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苏州西部镇湖,占地10393平方米。项目东临绣品街商铺,西面为刺绣艺术馆和刺绣艺术展示中心商铺,南面为绣馆街路以及规划空地,北面与锦绣坊别墅一路相隔。地块周边绣品街、东城路为镇湖两条主干道,可接连通往东渚、光福镇,同时连接太湖大道通往苏州市区及绕城高速,地块通达性好。

2.项目现状分析

项目地处高新区西部生态城,是该区域内唯一同时有内、外街和广场景观的商业街,区位优势显著。地块周边已建成绣品街、刺绣艺术馆、刺绣展示中心、苏绣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刺绣产业发展载体,整体商业氛围较好,既有利于服务整体环境的交通便捷,又能创造较高的商业价值。该项目的景观空间多元而丰富,通过建筑界面的变换形成了南侧宽尺度的中庭空间,以及北侧窄尺度的中庭空间。通过对各种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中,达到功能和美观的自然融合。

3.景观设计理念

3.1多元商区

高品质的商业街,应当同时满足人们观赏、休闲、文化等不同的活动需求。由建筑丰富

的界面空间形成穿插交融、形式各异的院落空间。这些或开放或半开放的空间不断转换,打造出以传播苏绣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服务空间,同时满足购物、旅游、商务、餐饮等多重需求。

3.2文化街区

设计过程中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地域特色文化,根据文化特质确定其发展机制,将新的活力注入到传统文化中去。苏绣发源于“人间天堂”苏州,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商业区内集中展示优秀的刺绣艺术品,在体现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的同时,使街区处处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意蕴与地域文化特色。

3.3场所体验

任何一个空间场所,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体验者,我们应该致力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商业场所更重要的让人对整个场所在精神上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景观设计中将商业户外环境定位为商业行为发生的户外延伸。让广场成为人们聚会的中心,多样化的公共空间提供人性尺度的交往场所,从而提高城市商业区的品位和竞争力。

4.景观设计构思

4.1主要入口设计

商业街采用街巷式商业模式,主入口沿内街边界形成的入口广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同时也形成商业人流导向。街道中央区域贯穿的狭长型绿化包围着水景,形成核心景观,休憩区与商业人行流线依托水景融合,并通过桥及室外趣味垂直交通空间形成视觉强烈的引导,整个步行过程充满期待和乐趣。首层与二层将成为“苏绣艺术集中展示区”,主入口楼梯与扶梯间的空间设计成逐层跌落的花坛,并设置趣味指示增加上层商业的人流。

4.2空间流线设计

外街采用现代中式的手法,内街则采用现代简洁手法,与周边中式建筑形成一种自然的过渡,增加了建筑的融合度。地块高差比较大,设计时因地制宜,巧妙的运用各种手段来处理高低空间。景观布局上与建筑形式设计相互穿插,使地块内各部分功能都存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形成广场的多样化空间。同时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景观设计中有人与自然的交流接触,人在走时移步换景,赏心悦目。

4.3中庭空间设计

通过突破性的扩大街巷尺度,形成了一个多元的中庭空间。组团布置的商业建筑,构成了从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的流畅过渡。结合中庭的曲折型楼梯,巧妙的设计了一个音乐旱喷广场,成为中庭空间的视觉焦点。旱喷广场南面的树阵广场,变换的铺地、花池、座椅组合成四季流动的景观,使游客能从购物、休闲、娱乐、生活各层面各方位享受多位一体的人性化商业空间。

4.4景观绿化设计

在狭长的街巷空间中,设计出线条流畅的弧形绿化带并做了一些坡度和地形,形成一个自然优美的植物景观;树阵广场上排列的高大乔木,在给行人遮荫的同时形成了一个整洁大气的植物景观。结合乔灌木的形体和色彩美,人在行进过程中步移景异,提供多种类型的植物群落供人欣赏。在树种的选择上,根据地域特色,挑选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构建地方特色和风格。因地制宜的设计,创造出能给人自然观感的植物景观。

4.5景观细节设计

好的景观设计往往取决于细节,招牌、灯箱、座椅、指示牌等景观小品和城市家具的细节元素运用,也决定着商业街的气氛形成,这些元素是商业街与人接触的界面,是展现品质的细节之处,这个集刺绣研发、生产、销售、展览以及旅游等一体化发展的地方特色区域为触发购物提供了可能性,创造了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与建筑相得益彰的宜人场所。

5.结论

文化特色商业街的建设以前瞻性的眼光全面促进文化产业的一体化运营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希望苏秀天地商业街的建设和发展能打造苏州的“城市名片”、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将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门宝贵的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并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 马继芳.论苏州刺绣传承的艺术特性[J].群文天地.2012(7)[2] 蔡文彬.探索地域文化在商业街环境与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11) [3] 庄春夏,张建华.创意商业街文化氛围营造初论[J].上海商业.2013(1)

[4] 张伟.从体验经济的角度看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J].建筑与环境.2012 (2)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6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 设计 环境 建筑

Abstract: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as a commercial design and humanistic ecology perfect combination of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the carrier, not only to consider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a city,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practicality. This is in the desig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s a very high demand, especially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o adapt to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 of commercial walking street.

Key words: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desig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商业步行街设计的意义与特征

街道是商业的灵魂和载体,是人文、生态、环保的现代商业设计理论的显示展现,所以现代步行街设计模式也从传统的商业街模式到体现步行精神、人文意识的商业开放步行街模式发生了转变。如引入开放的步接格局、空间设计和人流导向等要素使其具有时尚现代的商业氛围,宜人的空间尺度,细腻的环境处理来满足多元化人性审美情趣,开放自由的美学风格等的社会需求等特征,继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1、 设计理念

2.1注重发扬历史文化元素和消费心理,凸出个性化商业街区理念。

2.2注建筑重结合消费者心理分析,创建能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步街道环境。

2.3功能配套、交通方便、购物环境优美。

在配套设施上要充分体现功能提升,解决停车问题和交通问题,合理布局公交车站、地铁站等设施,精心布局街景、小憩地休闲环境。从垃圾桶、座椅、花盆、电话亭道休闲广场,所有细节都要经过精心设计,强调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同时,又要通过这种“一致性”展现出“个性化”,即该商业街的独特卖点。

2、 基本建筑元素设计

3.1步行街布局格式大体可分为:主街式、主次街式和广场式,这三种布局方式各有优点,在运用过程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设计,以求达到更丰富的商业布局空间。

主街式:以一条主要街道串联起整体商业空间的序列。此种多用于地段狭长得商业街段,该特点是简洁明确,人流感强,主街把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功能体功能体快结合起来,配以丰富的公共空间、景观节点设计,营造充满活力的商业氛围。

主次街式:往往是商业区域比较广,单独步行街无法满足人流设计时,需要多个交通路线配以不同功能进行组合的步街体系,该形式特点是商业形态空间更加丰富、多元化。

广场式:而广场式则更具西方特色,它为空间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以广场带街,整个空间步行系统没有明显的街道痕迹,通过不同体块之间彼此位置的对位,错落,剩余比较大的剩余空间,使人对空间感有了更不一样的感受。

如郑州市德化步行街就是这第二第三种布局的有机结合,以一条南北主街领起整个主要商业空间的序列,使商业格局简介明确,同时在其西侧一条平行与主街道的饮食街道对主要的液态进行了很好的补充。而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喷泉广场又形成了围绕其标志性的景观节点的商业布局,两种布局通过一些代表德化百年老街的街景小品贯穿和对比形成了德化步行街的特色。

3.2人流体系

规划布置步行街就是规划布置人流导向。商业步行街中的业态分布和功能布局必须尽量吸引客户既能让人流连忘返,又能走遍全程,经过每一个可能的店铺。

除此之外,人流导向还应考虑消防安全的要求。疏散直接、标志明显。

3.3空间要素设计

3.3.1建筑性格的恰当表达

A、外立面设计要有当地传统地方特色,有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步行街是吸引人流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也要具有时代性,而一个传统和现代感很好结合的商业步行街也成为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

B、步行街是以街区人流为主要特征的商业模式,所以也就限定了建筑本身不会在竖向空间上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步行街建筑的层数多为底层,所以立面应给人亲切感、朴实、高品格的特点。

2)步行街室外环境布置

A、“以人为本”的布置原则

步行空间的尺度在设计时采用建筑、建筑小品、硬质景观和多层次绿化处理,可以达到人性化设计和贴近人的亲切的尺度。亲水平台、喷泉、露天茶座、铺地、绿化、人文小品等相互交错布置在有高差的层面上,并以小桥、富有柔和曲线连廊、平静的水面、绿色的草坪构成步行空间,使人感觉绝一系列的空间对景和变幻。

B、流畅和互动的步行空间布置原则

不行动线安排为减少广场中穿越性动线的出现应尽量两点连接配置于广场周边;步行空间的宽度应容纳四人可以并肩行走的净空间为佳。此外为达到步行街间的流畅,其他附属设施(如灯柱、广告装饰)宜布置于步行空间旁约1.5m的空间范围内。

为了增强步行街内部环境与室外广场的互动性,步行空间最好布置在临近商场建筑物,在入口处留够充足的缓冲空间(10m×10m为宜),从而达到对行人的吸引的效果,进而促使广场与步行街内部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多样化活动互动在广场步行街空间,应考虑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设置流连空间。因此可以在广场平面规划时设置入一些空间凹凸处或借用广场中设施物的设置点,已达到广场多样化活动的互动。

C、“自然导入”设计原则

现代步行街空间对所处环境的要求提高,所以除了注重建筑物体本身设计的同时,还应引入树木、花卉、草坪和水景等自然因素。如行走空间内以高直、遮荫和不挡视觉景观的植栽配置的原则;植栽的配置应与广场设计主题相符合;利用植栽作为区划广场使用行为的元素,融自然于广场;将地面绿化与屋顶绿化相结合,既符合景观要求,又应符合节能要求;设置不同凹入深度的过渡空间,并使遮阳与绿化相结合,看似随意而天成,实则精心考虑设计。

D、无障碍空间设计

在步行街区设置盲道、建筑入口设置坡道,在铺面的材料考虑上,应达到防滑的效果,且将残障者行下次无障碍空间(导盲砖、残障步道)考虑与其中,并在这些无障碍设施前设置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牌和盲文位置图,这样才能达到无障碍、安全步行空间。

3.3.2、整体有机的景观格局

根据场地特点,在建筑轴线、街区内的景观轴线上组织室内外空间,形成各种空间序列,相互汇合、渗透、交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且不受车辆交通及功能分区的干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互整合,空间相互渗透,构成以人的景观感知为中心的体验空间序列,最终形成场区的整体感和场所感。

综上所述,现代商业步行街在传统商业街区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丰富、人性化的设计补充,强调营造更佳宜人的商业氛围,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商业功能复合化的要求,本文就怎样建设富有新特征的商业步行街空间的方式和策略进行了初步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7

一、组建队伍,建章立制

1、确立管委会办公地点,核算相关费用,合理配备办公用品,完成一厅式办公大厅的装修工作。

2、选调管委会办公室干部,设立相关科室,明确各科室职责,完善管理体制。

3、组建110人的公益性岗位管理员队伍。面向社会、公开、公平招聘、择优录用,制定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完善管理员队伍建设。

4、组建管委会保洁公司。根据辖区道路清扫保洁现状及保洁员分布状况,重新核定保洁员人数,确保辖区保洁质量。

5、与区执法局共同协商做好驻管委会执法中队的选派工作,明确选派标准和派驻人数,并制定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6、制定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以业务知识、执法技巧、纪律作风及相关礼仪知识为培训重点,分批次、分专题,培养工作人员“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工作理念,提高工作人员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办案能力、协调能力。

7、完善管委会工作机制。通过例会(每周召开一次)对前一阶段各项工作进行讨论、总结,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要点和计划,提高各项工作的周密性与计划性,保障管委会工作有序、高效的进行。

8、制定管委会与相关单位、辖区各商会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管委会与相关单位、商会之间的沟通,指导商会开展工作,鼓励商家为管委会建言献策;并促成北大街、都城隍庙各企业、商家尽早成立商会。

9、建立与各专业协会的交流互动平台。邀请各专业协会(西安外商投资协会、西安旅游协会、西安装饰协会、西安建筑业协会、西安消费者协会等)参与到管委会辖区门头牌匾的设置、商业业态调整等工作中,并对管委会工作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提升管委会工作水平。

二、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体制

1、利用网络覆盖范围广、信息交流及时的特点,建立管委会信息管理平台,设计管委会网页,通过网络宣传管委会各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及街区建设、发展方向、招商引资等信息。

2、对国内知名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体制进行考察、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培养数字化管理专业人员,搭建管委会数字化监控平台,在辖区内实行监察员和数字化结合的监控管理模式。

3、借鉴国内知名街区管理经验,结合辖区自身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邀请国内先进的质量管理认证机构对管委会的管理进行设计和认定,实行标准化管理。

4、建立档案管理体制。设立管委会资料库,收集西大街、北大街、北院门一条街、化觉巷古玩街的相关资料并整理分类,建立档案管理工作体制,为以后辖区规划、城市建设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三、整合统计辖区资源,提升辖区投资环境

1、对辖区地下通道、停车厂、广场以及公用电话、雕塑、座椅、垃圾箱等公共设施进行摸底调查。明确其建设单位和责任单位;对表面不洁、受损的设施,及时联系各设置单位或责任单位进行整修并安排专人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对辖区沿街门店进行走访摸底。全面掌握各商家的经营范围、营运状况及总部和其它分部的相关信息,为以后辖区业态调整、招商引资、发展辖区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3、对西大街沿线行政单位进行摸底统计。并积极协调动员西大街沿线行政单位通过置换、异地搬迁等方式进行外迁,腾出商业旺地,用于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促使西大街形成完整的商业链条。

4、根据辖区实际,结合辖区商业运作规律,以辖区长期繁荣发展为目的,采取行政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法对辖区业态进行规划调整,打造以浓厚文化特色为背景餐饮、时尚、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商业街区。

5、开展街区点亮工程和建筑立面整治工作。按照规划要求,结合辖区商业格局,采取商家、专家齐参与、共探讨的方式研究制定街区点亮工程和建筑立面整治方案及门头牌匾的设置,对辖区沿街商铺门头、建筑立面进行整改和点亮,力求整改效果与商业街长期发展相协调,满足市场需求,创建辖区繁荣、和谐的商业环境。

6、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推进辖区北院门一条街、化觉巷街古玩街特色化发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街区宗教文化、特色餐饮等资源,进一步提升北院门一条街、化觉巷古玩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辖区经济全面繁荣发展。

7、加强辖区市容秩序管理,重点做好辖区内沿街九乱、非法营运及北院门一条街出店、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的相关整治工作,全面提升街区环境秩序。

四、搭建平台,促进辖区经济发展

1、积极参加第十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提前好做招商项目征集工作,印制项目册,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境内、外客商参会,扩大管委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辖区经济快速发展。

2、开展陕北招商活动。进一步深化与延安、榆林等陕北地区的合作关系,赴两地开展投资环境说明暨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宣传辖区投资环境及重点招商项目,吸引更多的陕北客商到我辖区投资发展。

3、围绕西大街及全区商贸服务业发展,举办西大街高峰论坛,争创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借助西大街高峰论坛认真做好辖区的招商工作,推动辖区经济繁荣发展。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8

【关键词】:现代形体;立体交通;民国韵味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yout, function, transportation, elevation image etc, introduced this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 and embodies the consistent with the sense of the times design and heritage of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me.

[ Key words ]: modern form; transportation; in flavor

中图分类号:Z121.6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近几年,随着西方建筑逐步进入到中国以来,现代,时尚更多的被人们所推崇认可,多数的建筑设计也便没有考虑到与当地文化特色的融合,各种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本文通过对武汉地区的当地特色,气候特征,经济开发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从规划到单体的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现状概述

地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与虎泉街的交汇处,毗邻地铁站,沿虎泉街往东直达光谷广场,受到该城市中心区域辐射影响,拥有特殊商业氛围;往西主要为城市住宅区,基地北面为保利华都小区,师大附中,东面为成熟的住宅小区,西面现状为绿地,南面为保留宿舍楼,居住氛围成熟,是典型的城市地铁商业圈形态,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9662平方米。

设计定位

作为老城区与新兴城市中心之间的一个连接点,本案试图以传统装饰与现代形体及富有民国韵味的米白立面主色调相结合,打造出一个集历史韵味,富现代感的建筑形象。同时,作为该区域一个形象突出,品位独特,有影响力的建筑工程,集居住、商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体,点亮了城市的风景线,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及热闹的步行商业体系。

规划结构系统

本案于虎泉大街东西两端及地块东南角临雄楚大道设置主入口广场,中部以贯穿内部商业街的商业动线及内部中庭联系起来,形成 “一核三点放射结合”的规划系统。

规划布局

基地北面沿虎泉街拥有200米的临街面宽,以及拥有地铁出入口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本案从空间上将北面沿路全面打开,五栋百米住宅塔楼沿基地南面一字排开,最有效的享受日照的同时,留出基地北面的大片商业空间,完整集中,有利于人气的汇聚。用地西面布置公寓塔楼,与住宅塔楼围合出半圆的开阔空间,犹如一个“聚宝盆”之势,将商业财气尽收囊中。

“聚宝盆”中结合当地周边情况,将商业形态定位为“街区商铺”,塑造步行街的场所感,从商业街的外部空间、消费空间、公共活动、消费活动四个维度打造充满活力的社区商业。

交通流线分析

在北面释放的商业界面上,设置东部入口广场 及 西部入口广场,形成客流的吸入口,200米长的沿街商业面,使两入口形成联动,聚集人气,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

东南部为项目的南部入口广场,结合25米绿化带,创造出开阔宜人的入口空间,引入雄楚大道充足的客流量。位于商业街内部的核心下沉广场,以放射状的街道将三个入口有机联系起来,带动“聚宝盆”内的商业动线。通过街区内均匀布置的垂直交通体,可到达各层商铺,空中连廊环形设计,丰富了街区的景观,保证了商铺的易达性,提高2层以上的商业价值。

在与地铁站台的连接处设置自动扶梯直达负一层入口,通过“下沉商业街”与基地东北角的下沉广场直接联系,形成第二个首层商铺界面,达到双首层的设计效果,巧妙利用地形高差,极大提高商业价值。负一层内部商业流线环形设置,通过核心下沉中庭及各垂直交通体与首层商业联系,使整个街区的商业有机融合起来。住宅主入口设于临雄楚大道的西南角,并于东北角,及中部设置次入口,方便住户进入。各住宅塔楼入口大堂设于南面,隔绝商区的烦嚣,安静怡人。

公寓入口位于西面,独立于商业流线,提高私密性。

规划功能分区

本项目由五栋33层住宅塔楼,一栋18层酒店式公寓塔楼以及中部多层商业街区组成。住宅塔楼首层设置商业街铺,2-33层为住宅;公寓塔楼1-3层设置裙楼商业,首层为邻街商铺,2层为餐饮,3层为KTV 娱乐场所,4层为公寓会所,5-18层酒店式公寓。中部主要为2-3层开放型商业步行街区,局部四层。地下两层为停车地下停车场,层高5米,负一层可改建为地下商城,负二层可改建为机械停车场。

规划景观分析

通过巧妙的建筑布局,用建筑体量将空间自然分为动静两个分区。“聚宝盆”内为热闹的商业街氛围,通过入口广场,商业内街,中空庭院,空中走廊,绿化配置,特色广告,商业灯光的结合,打造繁华的商业景观。住宅塔楼以南为住户的内部空间,隔绝商业的烦嚣,配以绿化设施,环境雕塑,塑造安静的入户环境。

住宅户型设计

遵循66%为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要求,本案设计出四种基本户型,采用品字型标准层平面格局,保持前后户型间距,营造优良的自然通风效果。户型设计上将主要的生活空间尽量朝南布置,享受充分日照,并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功能需求和经济需求,交通空间拥有方正完整的电梯厅,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等候电梯的时间也可以观赏商业街景观。房型布局由功能出发,遵循“主从明确,动静分区,功能合理,空间紧凑”的设计原则,强调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实用性。

酒店式公寓设计

经过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曼哈顿等地酒店式公寓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得到了5个启示,运营模式——对外销售,物管公司——聘请国际知名物管,租金或售价——品质高端保证高价,租客和购买者——深挖投资客,不放顶级客,产品面积——投资小户型为主,大户型为标杆,本地块酒店式公寓设计以此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

公寓由单间及两房一厅套间组成。以小业主持有为主,充分利用5.55米层高,公寓可改造成LOFT 复式公寓,增大使用空间,提高产品价值。

商业街区设计范文9

一、青泥洼桥――天津街商业区

可划为一个商业区的两条步行商业街,即两个小商圈互为辐射构成的一个大商圈。

先看青泥步行街:是大连最繁华、商厦云集、客流密集、商品汇集中心。东至解放路,西至友好路,南至五惠路,北至中山路,占地12万平方米。青泥洼商业街内聚集14个商业门类的150多家零售店。其中有闻名全国的大商集团所属的大连商场、新玛特购物中心、中兴大厦、秋林女店、大商男店、迈凯乐商场、交电商场;另有胜利百货、中山大厦、百年城、荣盛市场、瑞士酒店、渤海饭店、宏孚国际酒店、裕景商城、电子商城等;众多中小型中外名品服装专卖店、精品店以及各类商品专营、自营、联营店密布街市,形成了自成体系、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商业街。

再看天津街:是大连最早、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东起中山广场的世界贸易中心、友谊商城,西至火车站、胜利广场购物中心;有天百集团所属的天百大楼、国泰大厦、天伦商厦,有金座大厦、新世界广场、巴黎之春、天植商城、天和商城、天龙商城、天海同乐城、邮电大厦、渤海明珠酒店、大连饭店、天富大酒店等;沿街密布的商家门类齐全、综合配套,可谓大连“市眼”。目前天津街全面改造正热火朝天,大干快上令世人瞩目。

两条商业街构成的商业区是大连第一商业区,其作用和影响是任何商业区不可替代的,说没逛过天津街和青泥街就等于没到过大连也不算过分。

青泥洼桥商业区建设目前已经成形,预计20年内不会有大动作,因此可以结论性评说。该区有如下几方面不足:一是商厦过于密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依该区商厦密集程度,几乎让人和地都“喘”不过气来,高楼林立,不免让人产生“高墙”内感觉;步入迈凯乐西侧、中兴大厦东侧,常常静的令人毛骨悚然,没有一个人,这样的商业步行街有如此盲区,当算是很严重的“市场缺欠”。由于商区高楼过于集中,人们购物也就失去了“重点”和“特点”,货比三家走起来看没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那么多体力。有人测算过,逛完该区至少两天要不停地走,而且商品雷同。二是物价高。大连人都知道,“青泥街一坡 都卖个好价钱”,话粗理不粗,言过事不过,指的是该区商品特别好卖且能卖高价。同种商品可能要高10%~30%不等,但销售仍然看好。大家都知道,发育成熟、完善的商业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物美价廉,尤其是价廉,可反衬商区是否按规律科学运转。而大连的青泥洼商业区,就象王府井大街的物价,高的让人生畏,理论上是解释不清的。三是业态相对单调。该区虽是最热闹的商业中心,但涉入其中便少些休闲概念,走逛下来只觉得“乱”、“贵”、“累”,找不到购物乐趣,赏心悦目被眼花缭乱取代,物美被价高取代,“闲庭散步”被一味上下楼电梯取代。一彩的“百货”,使购物形式单调,连全国闻名的“渤海饭店”最佳地势也改成了服装店,大连人喜好的大家吃和特色吃很少,“两个极端”明显:要么是高档酒楼,价格昂贵,要么就是街头的小摊厅卖些包子什么的。其它业态的比例用商业街概念衡量也相对失调。

大连人都盼望天津街改造能给大连带来新希望。按照功能定位,当说不成问题:新街区将建成具有国际水准,集旅游、购物、娱乐、文化、餐饮为一体的商业中心,成为大连中央商务区的主要部分,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综合商业购物区、欧陆精品购物区、电子科技特色区和餐饮娱乐区。同时,也以新兴商业业态和精品店、专卖店、品牌店、连锁店为主;仍以天津街为主线,向南北两侧延伸,范围45.5公顷,计划分三期进行,用6年时间完成。首期计划北起长江路,南至同兴街,西起普照街,东至民意街,规划面积5457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900平方米,长度1054米,占地28.6公顷。预计总投资额20亿人民币。

从天津街改造目前进展情况看,可能完成时间要拖延。无论规划、创意如何完美,从现已发展区间空间看,高楼过于密集,形容为一指宽的确过分了,但其紧挨距离应该说与百姓期待初衷相悖。无疑,什么样的商业街都应以方便、休闲、明快为主,全是高楼固然投入与回报比值可观,也能引来繁华,但走逛起来太费劲,逛街的意义已不复存在,等于走电梯。大连天津街商区改造是省、市领导和全市人民极为关注的重点工程,希望把想法和操作有机统一起来,真正成为新世纪中国最具创意的、充满阳光、恬静优美、典型欧陆风格的步行街,与青泥商业街共生互补。尤其是消费价格,应真正体现国际性大都市商贾发达“货真价实”水准,切不可“三高(楼高、档次高、价高)”令人高不可攀,只对少数人。

二、西安路商业区

大连市政府确立了“西拓北进”的战略思想,计划将西安路商业街改造成具有现代化标准的市级商贸中心,形成“东有青泥洼、西有西安路”的城市商业格局。

其实,西安路是大连市历史悠久的商业街。早在二十世纪初,这条路被称为大正通。1946年,大正通正式改称为西安路。当时的西安路不仅摊床成片,店铺林立,而且邮局、银行等服务设施也配套齐全,已经成为大连市区西部的商贸聚集地。解放后,西安路加快了建设的步伐,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开发改造,软、硬设施不断完善,面貌也焕然一新。随着家乐福、百盛等外资商业的进驻,西安路的商业氛围更加浓厚。西部商业圈包括了北起沙河口火车站,南至五一路,依次排列乐伽俐亚酒店、机车商厦、圣鑫商城、长兴购物中心、君安证券、红星影院、广荣商城、移动通信等各种行业、多种业态、大小近1000个商家网点,日均客流量达20万人次以上,全年营业额约16亿元。西安路已经成为大连市第二繁荣的商业大街,具有多种业态均衡发展特点,比如百盛、家乐福、锦辉形成了百货、超市,又另有商业城、专业店等业态与之互补的。据悉,目前各种业态供应量并未满足市场需求。

西安路商业圈本身具备了很好的商业资源,但是这些商业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分布状况还是呈现出“点”的概念,没有形成“面”的发展态势,所以很多业态和业种之间相互分割,没有形成依存的效应,如此,区域的“联动式”发展就很难形成。

从2001年开始,西安路商业街改造开始进行,改造涉及9个项目,总占地面积近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投资预计30亿元。在商业业态的选择方面,主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现代百货店,大型主力店,专业店,精品店。2003年,西安路商业中心在建和拟建的商业项目主要有3个,分别是大连商业城、新天地广场和民勇商场。这三个商业项目总占地面积近7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从目前的项目进度来看,大连商业城项目已经完成了地下的土石方,整个宏伟的商业城已经初见端倪。大连商业城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全部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这些国际知名公司的进驻从设计思想和项目工程运作上保证了大连商业城的品牌效应和精品观念。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些项目的建成也将丰富西安路一带市民的休闲娱乐和文化生活,给西安路商业中心的商业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人们可以感受的是新生商业文化和传统商业文化的冲击和互融,行走在这种变化的边缘,更多的是一种希望和期待。

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城市应该具备两个规模较大的商业中心,而且这两个商业中心要在规模、商品档次和商业圈功能上形成错位化经营,形成互补的效应,这样才能够使城市的商业功能在整体上更加完善。从我市的商业格局分布来看,青泥洼桥商业圈一直占据了商业的主导地位,无论是从商圈的位置,商圈的容量以及商圈的辐射力等因素进行衡量,都没有任何一个商业区域能够与其相提并论,但是对于一个城市的商业发展,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很难满足城市整体商业功能的协调。因此,西安路商业改造应在如下方面有别于青泥―天津街商区改造:从科学意义按商业经济规律布局,由此必带来“点”与“面”的合理搭配,可谓搞不好就是一条街,搞好了,是可与青泥―天津街媲美的商区;可以借鉴珠海等城市规划进行设计,把商区建设同城市整体布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能经得住时间推敲。

说大连两条旅游街代表大连旅游业发展水平可就错了,因为按照“旅游”理解,至多称得上旅游购物街。假如开发商一开始就能按“旅游”规划理解其意,想必不致于单调操作成不健全的“地产商业一条街”。

一、日本风情街

大连人把日式一条街称谓南山旅游风情街,位于大连市东部(南山)七七街、济南街、望海街及山林街围合地块。占地11公顷,街长700米,别墅120余栋,其中高级住宅别墅近100栋,依照世界不同别墅风格精心建设的。30余栋商业公建设有日式餐馆、酒店、茶道、表演馆、花店、书店、咖啡店、旅游商店等公共休闲场所;日式风情街的所有商业基础设施均从日本引进,并按照日式规划理念设置投放;整个街区生活配套设施成熟完备、智能、休闲;区域建筑覆盖率在20%~25%以下,绿化覆盖率在30%以上。总投资4亿元,总体布局突出了日本风情特色,追求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文居住环境,由大连新型企业集团开发。

运作日式旅游风情街,从设计规划、投入建设、竣工、招商等,基本上都是按照市场方法进行的,随即出现一个不可回避问题:旅游风情街是否真正成为大连旅游一景或亮点,游客去了究竟游什么、看什么、买什么;尤其是日本人能不能从需要上真正感兴趣,游人能否体会到日式风味,从目前操作程度看,不甚理想。怎样经营这条街?有人对此想过不少办法,但未能付诸操作。比如用“二鼻子背大板”,使一些营销手段串通与旅游息息相关的渠道和终端,使大连、东北、日本的旅游真正从利益上挂钩,想必有起色,依目前运作情况看,单纯通过不健全的商业地产方式租卖公建,不免有些单调,短期内无法收回投资。

与其相反,在港湾桥周边,富丽华大酒店后街,一二九街后街,自发兴起的“日式”、“俄式”休闲屋,酒吧、咖啡屋、歌厅一条街,经营火热,与南山日式风情街形成鲜明对照。一下子让人想到选项经营定位,既然按市场方式运作,当然讲的就是产出,在这里,按4个亿的投资手笔,操作至现今程度,显然不够理想,不是少胆气和大气,而是不懂旅游和商业经营。

二、俄罗斯风情街

俄罗斯风情一条街地处繁华的胜利桥西北,通过这条街可以走至大连最繁华的国家一级批发市场――双兴商品城(大连人简称“大菜市”)。从建筑水准看,当说是一流的,拿过房地产开发很多奖项,虽然是在原居民街道基础上改建扩建的,但仍体现了高精尖豪华建筑水平;从风格上观赏,体现了俄罗斯风情,整条街布满了差参不齐的“尖式”、“塔式”阁楼独户,让大连人羡慕,外地人赞叹不已:硬件及环境确有俄罗斯“味儿”。由此引来了众多旅游团体专程观赏,给大连旅游业增添了一道风景。

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的新建筑是大连景和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想不管是哪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规划开发盖楼是他们的本分,是强项;把建筑房变卖成商品房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搞街区物业管理也是他们的分内事。然而,如果让他们把开发完的房、区、街经营成为代表一个城市水准的国外风情街,也的确难为了。南山日式风情一条街如此,俄罗斯风情旅游街同样如此。首先,卖房、招商已把开发商搞得焦头烂额,其中最大的局限就是把房子尽早卖出周转资金。俄罗斯一条街到目前为止没有几家住上的,俄罗斯人不来买,国人市人不肯买;其次,如何管理这条街,可以说管理这样一条街一点不比管理一个星海公园老虎滩少费人力物力,而这儿投入的也只能是“物管”水平,岂能同公园的精雕细琢、今天雕明天琢相比?难怪这条街曾因管理脏乱差被媒体曝光后才不得不治理;再次是如何经营这条街,目前这儿出现了奇怪现象,看着并不繁华的一条街上小商小贩却供过于求,招商极为容易。据了解,大连目前还没有哪家招商比得上这儿的难度小,不用做任何宣传,经营者挤着前来要求经营。商品大都是从俄罗斯进口来的,没有仿制品。东西都卖给了谁?旅游顾客!如此现象便可反衬出经营上的瑕疵,不是按照商业旅游资源优化配置,而是“小打小闹”在“怪圈”中非良性运作,大连本地人不去买这些“粗糙品”,俄罗斯人更不愿买这些加上了昂贵运输费的本国货,也只是一些外地游客,来了不过是从“睹物思情”考虑买买纪念品,很少或者说没有把真正需要的成分加进去,这样的旅游一条街显然发展不起来,即使发展起来了,也需要很长时间,可能再过十年、二十年。


Copyright © 2002-2022 重庆圣佳斯商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8172号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