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我公司网站!!
行业资讯
推进与广大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城镇基础设施迅速向农村延伸
时间: 2024-03-12浏览次数:
   赣政发〔2011〕62号 县政府关于印发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  &nb
    

赣政发〔201162 

县政府关于印发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

    《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 2011218经赣榆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年四月十二日

 

 

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赣榆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分重要。

《赣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立足于赣榆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确立的“三年跻身百强县、五年跨入江苏沿海县(市)中间行列、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举措、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五年赣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十一五”期间,赣榆县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积极融入“一体两翼”、“一心三极”发展格局,牢牢锁定“以港兴工,以工强县,融入港城,以城带农”发展方针,深度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三大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交通集成度大幅攀升,临港工业成为支柱,滨海新城雏形已现,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1、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3.1亿元,年均增长24.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9万元。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2.9亿元,年均增长5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4亿元,年均增长47.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8.5%,较“十五”末(3.5%)提高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4.53亿元,其中工业投入518亿元,引进内联资金到位275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54亿美元,外贸出口3.5亿美元。

2、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十一五”末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16.449.134.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十五”末提高14.4个百分点。工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重大工业项目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1.9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7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6.8%,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生物化工、新型建材、光伏、服装玩具等产业板块初具规模,“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的“三个百亿”目标顺利实现。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十一五”末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较“十五”末增加34家。海洋经济蓬勃发展,“十一五”末全县渔业经济总产值达63.8亿元,其中,水产养殖业实现产值39.4亿元、总产量37.5万吨。完成省以上投资土地整理项目10个,建设规模10.92万亩,新增耕地1.12万亩。商贸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亿元,年均增长17.7%。旅游业“东西南北中,山海祠城园”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观黄海风光,探秦山神路,访徐福故里,游红色胜地”的旅游品牌日益在省内外唱响。

3、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创建省园林城市、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县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编制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及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2%。滨海新城展现新姿,6平方公里新城核心区办公、生活、居住条件更加完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奥邦亿丰商贸城、赣榆(义乌)商贸城、金陵国际广场、21世纪商业广场等专业或综合市场加快建设。统筹配建保障性住房,市民居住条件显著改观。建成青口生态公园、青龙河公园、市民广场等大型开放式公园,均衡布建游园绿地,重点打造沿路、滨河绿化景观带,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通过省专家组核验。

4、基础设施强势推进。全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国家中心渔港青口港建成并投入使用;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开工建设;连盐铁路正式开工;连临高速公路、204国道及242省道赣榆段相继建成通车;临海高等级公路赣榆段开工建设,新建、改建公路 1635公里 ,全县等级公路总路段达到 2611.76公里 ,公路密度达到 1.86 /平方公里,初步形成开放式公路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海堤达标、中小型水库加固等重点防洪工程全面实施,全县主海堤防潮达到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标准;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加快健全,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具备通水条件,实现相机送水6 30 m /s目标;以农村水利为重点的民生水利建设取得大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29.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县乡河道、村庄河塘疏浚整治等工程序时推进,改善了农业综合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

5、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持续辉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素质教育得到加强,办学特色逐步凸显,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高考实现量质齐飞,连续十二年位居全市首位。卫生事业发展惠及群众,县医院和县中医院通过新一轮二级甲等创建,县妇保所通过省级妇保所验收,县疾控中心新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完成镇级卫生院升级改造,新建和改扩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396家,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新型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市率先成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有效防止了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末全县人口110.2万人,计划生育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启动海水养殖技术工程中心等7个县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设立创新专项基金,促进产学研合作开发,成功转化5项国家“ 863级别的重大成果,春生电机建成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全县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入户率达86%,“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引领苏北,县体育场馆、游泳馆、图书馆、博物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实现“县有两馆(县文化馆、县图书馆)、镇有一站(综合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室、农家书屋)、社区有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的目标,城乡居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6、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72元,较“十五”末增加81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82元,较“十五”末增加3404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1万人,累计转移劳动力25万人,建立了“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多方筹资的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成功实行“适龄人全覆盖、到龄人领养老金、超龄人发放养老补贴”的农村养老新模式,全县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6%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领先全省编制完成《赣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纲要》,在全市率先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1个、城市化示范镇7个、特色乡镇2个和省市康居示范村56个、村庄环境整治村120个。

7、改革开放和“两型”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医疗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成效明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县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万元COD排放、万元GDP能耗均达到省、市规划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20.3%。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态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全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并先后创建出青口镇等一批国家、省、市级生态文明单位,有效促进了全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十一五”期间,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诸多成绩,同时也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充分,经济总量偏小;工业支柱产业仍处于培育阶段,产业链、产业集群尚未完全形成;城市配套功能仍需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城乡一体化进程亟待加快;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一、机遇和有利条件

1、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不会发生重大改变,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全球发展的重要方向。“十二五”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期,工业化、城市化将加速发展,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将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将为经济社会长期向好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2、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带来巨大机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为连云港带来更为直接的政策导向上的重视、项目布点上的倾斜和舆论环境上的支持,赣榆作为全市“T”型产业带的北沿、“一体两翼”的北翼、“一心三极”的北极,县域发展随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包括赣榆在内的苏北地区纳入长三角经济圈,使赣榆发展再次跃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跻身国家两大发展战略,赣榆将赢得更多的扶持政策、更大的发展平台、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赣榆处于苏鲁两省交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复后,全县迎来了长三角、江苏沿海与黄河三角洲对接融合的难得机遇。赣榆在战略空间布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目光聚焦、政策聚合、资源聚集的“磁吸效应”正日益凸显。

二、挑战和不利因素

1、外部市场需求难以扭转短期萎缩趋势。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调整外贸需求和供给结构,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外部需求增长空间极为有限,这给我县“十二五”期间加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三外”整体水平带来困难。

2、经济发展面临总量增长与结构升级的双重压力。赣榆经济总量处于苏北县(市)中间行列,与苏南经济发达县(市)的差距较大,与“江苏沿海县(市)中间行列”的目标也存在一定距离,做大经济总量是“十二五”期间的首要目标。同时,“十二五”是全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因此,赣榆面临着既要加速推进经济增长,又要加快推进结构升级的双重压力。

3、资金、人才的匮乏仍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全县仍处于经济欠发达阶段,融资困难、人才缺乏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十二五”期间,将是全县经济大发展、城市大建设、社会事业大进步的重要时期,港口建设、城市扩张、产业升级、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大批各类专业人才,融资平台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是今后5年影响全县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分析

“十一五”末赣榆人均GDP达到3300美元,到“十二五”末预计人均GDP将超过7000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全县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2011-2015年,赣榆将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是经济总量加速扩张期,“十一五”期间的大投入、大建设,将在“十二五”期间带来大产出、大收获,推动全县经济总量加速扩张。

二是经济结构深刻调整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新时期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

三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期,“十二五”时期必须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政府支出和重大战略安排上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四是城乡统筹加速发展期,“十二五”期间,在政策、投入和机制等方面将更加重视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更加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

五是生态建设引领发展期,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是体制创新促进发展期,“十二五”时期,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必须大胆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

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是赣榆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创新、民生、协调和绿色将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主旋律,创新驱动发展、民生增进发展、协调推进发展、绿色促进发展。赣榆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经济和社会建设。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赣榆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改善民生为根本,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县情,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目标,深入实施“港口牵引、工业主导、创新驱动、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力打造苏鲁交界临港产业高地、黄海之滨宜居城市、海州湾畔幸福农村。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赣榆经济社会发展要着重把握好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赣榆作为发展主题。坚持发展第一要义,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公平和谐,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二是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主线。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发展转变,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三是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投融资机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富民作为改善民生的突出任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安定、更加美满的幸福生活。

一、战略定位

以“三年跻身百强县、五年跨入江苏沿海县(市)中间行列、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市内争第一、苏北争领先、沿海争上游、全省争先进”的发展追求,积极融入全市“一体两翼”、“一心三极”发展格局,在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和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大力实施的背景下寻求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通过五年的努力,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要成为:

苏鲁交界临港产业高地:致力于打造中高端先进制造业、光伏产业基地和发展科工贸相结合的以现代都市工业为主的江苏省赣榆经济开发区;以石化、钢铁、装备制造等为主导产业的江苏省赣榆港经济开发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为主,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为目标的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以生物化工和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赣榆海州湾生物科技园区。

黄海之滨宜居城市:突出“推窗望海、水绿绕城”的城市特色,打造“秦风海韵”的城市名片,展现江苏近海亲海第一县的独特魅力。围绕“一环(环城水系)两轴(黄海东路、242省道)三片(琴岛天籁片区、新城功能区、高档住宅区)”,丰富新城内涵,构建“一城四区”框架,建成江苏省园林城市、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县,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

海州湾畔幸福农村:完善农民增收机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形成沿海高效养殖加工、平原农产品生产、丘陵生态休闲观光三大产业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改善农民宜居环境,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打造农民幸福平台;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主要发展战略

1、港口牵引战略挺进“港口时代”,加快赣榆港区建设,科学布局、同步发展临港产业、临港新城,围绕为港口配套、为临港产业服务,发挥港口资源的辐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积极与周边连云港港、岚山港、日照港、青岛港、上海港等港口衔接互动,借力发展,全面提升全县集疏运能力,集聚优质生产要素,推动“以港兴工”、“以港兴农” 、“以港兴贸”,使港口战略成为“十二五”期间全县发展的第一方略。

2、工业主导战略。抢抓江苏沿海开发机遇,充分利用好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路径,瞄准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构建大园区,坚持“好中求快、量中求质、大中求强”,加速推进产业鲜明的新型工业化进程,走出一条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以及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强县之路。

3、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鼓励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抓手,推动产、学、研合作,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城乡统筹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注重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相适应,推动城乡和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健全完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经济总量: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超300亿元, 到2015年力争较2012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到12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60亿元;人均GDP超过60000元。

结构效益:2015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2%,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生物化工、太阳能光伏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临港产业实现新跨越,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

自主创新:2015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民生幸福:城乡居民收入2012年前达到小康社会要求,六年翻一番,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统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政府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法治赣榆、平安赣榆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资源环境:2015年,重要生态功能区占县域面积比重达到15%以上,耕地保有量104.6万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单位GDP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25%

改革开放:形成科学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继续深化,实现更高水平的“引进来”,积极探索“走出去”,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赣榆港区是连云港港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县“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引领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拉动全县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引擎

一、加快赣榆港区建设

投入66亿元,加快推进赣榆港区建设。根据总体规划和建设条件,结合临港石化、钢铁、新型能源等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液体化工泊位区、干散货泊位区、修造船岸线等功能区2012年底前,建成东防波堤一期和5万吨级航道工程,1个液体散货泊位和3个通用散货泊位,实现开港运营;2013年开工建设赣榆港区二期工程,新建2个液体化工泊位和4个通用泊位;2014年开展赣榆港区南防波堤工程和东防波堤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工程;2015年开展赣榆港区三期工程4个泊位建设前期工作。到“十二五”末,建成10个泊位,吞吐能力超过1500万吨。

二、加快一类口岸设置

积极对接省市口岸部门和研究机构,加快赣榆港区一类口岸设置报批工作。积极推进口岸前沿查验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完成口岸单位在前沿配套区及县城办公用地规划选址工作。到2012年底前,建成口岸单位联检大楼、生活楼以及前沿查验设施并投入使用。市级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海事的办事处和边防检查分站等派出机构实现对外开放。

三、完善配套设施体系

加快赣榆港区柘汪片区战略规划研究,推动港产城协调发展;不断完善赣榆港区综合集疏运体系规划,加快临海高等级公路、疏港道路、连盐铁路港口支线、沈海高速公路柘汪互通建设,到2015年,建成以港口为龙头的较完善的综合集疏运体系;加快柘汪物流基地规划建设进度,2011-2012年建设一期工程,2013年开工二期工程,2015年开工三期工程,2016年建成。全力打造服务临港工业区、辐射苏北地区乃至中西部的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全面推进赣榆港区口岸监管、港口运营管理,完成码头公司行政办公区、产业工人生活区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2015年前配套核心区基本建成。

第二节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优先发展工业,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加速工业化进程。到2015年,全县较“十一五”末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

一、做大做强新型工业产业

1、培育四大超百亿元支柱产业

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培育1000万吨级年炼油生产加工能力。到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400亿元以上。

钢铁机械产业:重点发展不锈钢、特种钢制品及装备制造,形成500万吨级特种钢年生产能力和100万吨级不锈钢及制品年生产能力。到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400亿元以上。

太阳能光伏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电池片和硅晶片等产品。到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

生物化工产业:以乙醇产业链为主体,重点发展生物丁醇、乙醛、醋酐、醋酸乙酯系列产品,逐步形成上下游产业集聚。到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

2、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企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连云港海州湾(石桥)游艇产业基地。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开发海洋功能保健食品。引入海水淡化及淡化设备制造、海水冷却、海水化学元素提取等海水综合利用企业,促进海盐和海盐化工、海洋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利用周边市场、自身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海藻酸钠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推进食品、服装玩具、冶炼铸造、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研发及技改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提高效益。鼓励传统产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合作,借助外力发展壮大。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设备,在重点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加速形成环保型的产业体系。

二、着力提升服务业水平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壮大商贸业发展规模,推动物联网、金融、软件和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发展速度,提升发展效益,着力扩大服务业总量。加快物流港、信息港、人才港和金融港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推进有条件的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依托四大园区和相关服务中介机构,合理配置各类专业化服务资源,促进不同服务组织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发挥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和黏合作用,建立从产品研发、设计到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积极发展为制造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企业,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经济。加快城市资源整合,合理规划并加快改造新型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集中布局商务、商贸、金融等服务功能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大力提升休闲娱乐、旅游、餐饮、购物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旅游业。全面实施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接轨环黄海和长三角旅游经济圈。深入挖掘徐福文化内涵,整合红、绿、蓝三色旅游资源,以“突破东部沿海,崛起西部山区”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生态乡村旅游,推动县域旅游实现新跨越。“十二五”末,实现旅游接待量达3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亿元。

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

坚持现代高效,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体制与机制创新战略,企业化经营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稳定优质粮油产区面积。重点打造全县三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带,即沿海现代渔(水产)养殖、加工产业带,平原特色农产品现代化生产基地带,山丘区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带。促进产值10亿元以上6大传统特色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农业产业。加快推进规模化、装备化、科技化、产业化的四季田园、海洲湾等现代农(渔)业园区建设,争创国家级示范园区,全县各镇都有一个以上的现代农(渔)业示范园区,形成一区多园,一园一业,多园一业。东中西部各配套建设一个现代农产品加工物流区,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连锁配送。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显著的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海洋和滩涂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全力加快五大体系建设,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工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程。

四、优化重点产业园区空间布局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园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步伐,增强吸纳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能力,提高人口集聚度,做大产业规模,增强企业发展的关联性,到2012年,四个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县的份额达到80%以上。加强园区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充分协调衔接,落实好功能分区、产业布局、配套设施建设等详细规划。制定完善四大园区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建设特色园区,提升园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品位。有效整合优化柘汪、海头、石桥、金山、沙河、厉庄等空间布局,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为临港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预留空间。加大闲置用地盘活力度,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益,切实破解土地制约难题。

紧紧围绕“连云港国际化海滨城市重要组团和江苏沿海中等海滨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全市“一心三极”的城市总体布局,加快城市“东进南扩”,全面提升城市对沿海“四大园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加速向现代化中等海滨城市迈进,全力打造海州湾畔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到“十二五”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

一、加快“东进南扩”,倾力打造滨海新城

集中精力丰满完善新城区。完成琴岛天籁片区建设,推进城市东进到海,展现江苏近海亲海第一县的独特魅力;加快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和天然气配输、供水、供暖、排污、消防系统。精心打造青口河等生态休闲景观工程,联动促进朱稽河、范河“三河两地”发展,加速对接东部主城。加快改造提升老城区,规划建设一批停车场。注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小街巷,均衡布建游园广场,进一步完善县城防洪排涝等系统,营造宜居环境;深入挖掘和提升老城文化历史内涵,加快仿古一条街等特色项目开发;以徐福海洋文化产业为研究方向,打造“秦风海韵”的城市名片,着力塑造核心文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力度,年度土地供应向安居工程倾斜,着力改善居住条件。

二、发挥交通优势,加快繁荣城市商贸

抢抓204国道、242省道、连临高速公路、连盐铁路贯通机遇,发挥交通综合集疏运优势,全面开展交通旅游干线、城市道路两侧、景观轴线、门户节点等重要区域专题研究设计,重抓“一轴三片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力打造黄海路商业主轴,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下道口片区奥邦亿丰商贸城专业市场建设,高标准建设火车站附近货运、商贸物流园区,积极建设对接临沂、辐射苏北鲁南的连临高速城南互通商贸物流区,实现商贸兴市、产业强市,进一步集聚商气、汇集人气,强力支撑城市化进程。

三、深化“四城同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以“四城同创”为抓手,巩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全力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网络化、数字化、精细化。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相匹配、与中等城市发展要求相符合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结构,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加大禁违拆违力度,保障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到“十二五”末,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拆除率达到100%,沿街摊点集中规范率达到90%以上,户外广告门头统一规范率达到100%,城市支路和背街小巷整治率达到80%,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四、坚持“镇当城建”,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完善“县-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四级镇村体系,以县城为核心,大力发展沿海城镇带,柘汪、海头作为沿海开发的重点,沙河、金山积极承接沿海地区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逐步形成“一心一带四节点”的县域城镇布局。修编城镇规划、村庄规划、产业园区规划。按照沿海、平原、山区三个城镇带的特点,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着力建设一批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型、生态旅游型、交通枢纽型、农业服务型、城郊型、综合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思路,建成一批居住小区、休闲广场、集贸市场,增大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投入,增强小城镇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加速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转移。完成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及行政村垃圾房建设,全面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镇级全覆盖。加强城镇管理,坚持建管并举,严格农房审批,严肃查处违法建设。

五、全面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建筑业

完成建筑企业改革,推动全县建筑业由数量型、劳动密集型、速度型和粗放型向质量型、科技型、效益型和集约型转变;全面整合全县建筑资源,开展工法专利技术研究,创建赣榆品牌,大力拓宽劳务输出领域和空间,提高建筑劳务国内外竞争力,大幅提升建筑业整体效益,确保“十二五”期间,培育特级建筑企业1家、一级建筑企业不少于6家,年产值过50亿元企业1家,建筑业总产值突破450亿元,建筑施工面积突破4400万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17%,建筑工程合格率保持100%

按照“适度超前、综合提升”的要求,以港口建设为重点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电力、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优化完善交通结构,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城乡交通之间和城际交通之间衔接协调为重点,加快交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综合运输通道能力,推进综合运输枢纽建设,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完善 “一横一纵”骨架层、“四纵二横”主干线层和“七纵七横”次干线层公路网络。“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242省道青口——黑林段、327国道、柘汪疏港公路、沈海高速互通等干线公路及青罗公路、青抗线、殷宋线一批县级次干线公路改建工程。

加快建设“一条区域通道(沿海铁路)、一条港区支线(沿海铁路赣榆港区支线)”,形成功能层次分明、外连内引、干支搭配、运行高效的铁路运输网络。

加快客运站、货运站建设。建设沿海铁路赣榆站,实现铁路客流和公路客流的零距离换乘。规划建成赣榆客运总站和赣榆汽车东站,提升主城区和东部新城区长途客运服务能力。规划建成7个镇级客运站,满足赣榆各乡镇与县城间及乡镇间居民出行需求。规划建设综合型货运站,满足大区域物流运输需求。规划城市配送型货运站,提升城市、产业园区或农业基地等重要节点货物集散和配送能力。

加快发展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等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到“十二五”末,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8%

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以满足园区负荷增长为重点,大力改善全县电网结构,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新建500千伏临海变电站1座,新建220千伏三洋、柘汪、海头变电站3座,新建110千伏官河、城西、白石头变电站3座,对35千伏吴山、班庄等6座变电站进行升压改造,根据区域负荷增长情况,对110千伏石桥、盘古岭等4座单台主变的变电站进行增容,到2012年,建成以220千伏申城变电站、龙河变电站和三洋变电站向外辐射供电的网络,满足十二五阶段性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到2015年,建成以50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点,以22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110千伏电网为高压配电网的供电网络。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防洪(潮)除涝减灾体系建设,重点实施绣针河、龙王河综合整治工程及范河等小河流疏浚整治工程,实施新城区环城水系节制闸等工程,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到2015年,防洪标准县城达到50年一遇、乡镇达到20年一遇,县城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提高通榆河供水保证率,将工程由“相机供水”发展到“常态供水”;完成东温庄水库工程建设。到2012年基本建成一线(通榆运河)调水、四库(石梁河水库、小塔山水库、八条路水库、东温庄水库)调蓄、三片(县城区、柘汪片区、沿海片区)输水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强区域及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实施赣榆县城区扩大供水工程及各乡镇供水工程。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力度。重点实施小塔山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开展我县备用水源地建设,5年内初步建成1-2处备用水源地。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健全农田灌溉渠系和配套建筑物,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2013年将全县尚未疏浚的农村河道全面疏浚整治,基本达到5年一遇以上标准。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沂沭泗流域相适应的区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与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要求相适应的区域水资源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保护体系、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求相适应的水利发展服务体系。

第五节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推进科技行动计划

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一个基地,四个重点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高新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水平,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开展资源环境科技行动,落实重点领域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指标。

二、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骨干企业技术攀登计划,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其单项产品的规模、科技含量、效益水平达到全省或全国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凡是列入骨干企业攀登计划的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引导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占领和扩大市场。“十二五”末,新增各类各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0家以上;开发高新技术产品30个以上。

三、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积极构建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应用技术研究体系,引导、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科研机构;重点抓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扶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切实加强以科技中介机构为支撑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咨询评估机构、科技成果推广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支持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奖励。“十二五”末,建设各级各类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家以上;培育一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学普及,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实施,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整体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引进、使用创新型人才。实施“百千万”人才计划,即培养引进100名重点学科和重点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1000名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10000名全县各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坚持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政府主导作用与用人单位主体作用相结合,聘用专业技术干部与优化领导班子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和企业奖励为主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科技人员创业。配合省科技厅,做好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等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

五、增加科技创新投入

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全县科技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3%以上。引导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低于5%,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不低于3%,大中型企业不低于2%,其它工业企业不低于1%。构建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环境,政府利用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化。

 

第六节  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人口服务水平。

一、打造教育强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建成一所技师学院,办好一批示范性高中,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教育投入增速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速,确保新增财政教育投入优先用于农村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素质教育发展水平。强化科普教育,规划建设科技馆。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并逐步均衡城乡师资水平,深入开展“优质教学资源进课堂”和“优质资源下乡”等活动。到201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19周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以上,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6%以上。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全面确立教育强县地位。

二、完善公共医药卫生服务体系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重点加强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能力建设,使其能够为辖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整合卫生信息资源,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力度。强化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责任体系,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全面净化市场秩序。转变监管方式,加强对药品企业监管力度,深化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三、提高人口服务水平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世代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优质服务,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实施优生促进项目,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开展“关爱女孩行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到2015年,全县人口控制在115万人以内(不含机械增长人数),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构建富有赣榆特色的文化事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和文化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艺术、传媒业发展,扩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功能,创建群众文化品牌,扶持艺术作品创作,提高民族传统艺术的创作和表演水平,加强对全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结合地方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手工艺品的开发利用,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特色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完善城乡文体设施建设,并强化运转和功能的有效发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发展群众性、竞技性体育活动,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培育竞赛市场,推动体育产业加速发展。

五、完善公共安全保障机制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大调解机制、大防控体系和基层基础建设,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平安赣榆建设。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预防接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加强基层和社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推进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慈善公益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大力发展红十字事业,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党和政府人道救助领域的助手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建立公平规范的利益协调机制、渠道畅通的诉求表达机制、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和全方位的权益保障机制。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化法律“六进”,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法治县建设进程,努力把城乡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全面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积极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加强妇女培训、培养、选拔工作。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建设数字档案馆。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加大地质灾害防控力度,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普及公共防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加强气候变化研究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第七节  实施民生幸福战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以民生幸福为根本,增加居民收入、健全保障体系、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建立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积极促进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重点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到2015年,新增转移就业人数达6万人以上,累计免费为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以上。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普遍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努力保障居民收入水平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最低生活保障随物价指数增长而增长,鼓励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二、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发展老龄事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加强生态建设。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创建步伐,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格保障生态用地,强化监管机制,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污染防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项目环保准入门槛,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现有污染源提标减排力度,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要求;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开发区、产业区和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水集中处理水平。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完善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执法平台和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环境监测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环境监管队伍。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新机制。重视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优势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产业。用工业发展的方式建立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合理分工基础上形成符合城乡工业发展特色的新格局;加快城乡商贸服务业发展,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消费。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共建,推进与广大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城镇基础设施迅速向农村延伸,给城乡居民远距离就业以及乡村居民生活消费带来便利,加强农村供水、供电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电讯、广电设施覆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提高行政村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比例。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利用宅基地整理、土地整理等政策,实施省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标准厂房、超市仓储、农贸市场、农家乐等发展物业经济及农业休闲观光业。鼓励农民就业创业,鼓励新成长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提升学习。通过县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全县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抓好一批具有我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继续推进康居示范村建设。

 

第八节  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激发民营经济活动,创新投融资体制,深化行政机构、事业单位改革。

一、拓展开放领域和空间

做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创造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入的条件。提高对外开放度,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到2015年,全县自营出口额达到 2.5 亿美元。营造政策宽松、服务便捷、管理有序的发展环境,培育招商环境新优势。推进基础设施、市场及资金、技术和人才、信息网络等与周边及省内发达地区的接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链长的大型龙头企业,为培育本地领跑型产业奠定基础。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行业,主攻上海、苏南,瞄准日韩等外资地区开展长期有效的招商工作。放大“以商引商”作用,引入中介招商,打造专业招商队伍,引进优质资源,提升引资水平。 “十二五”期间,累计引进内联资金超1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10亿美元。

二、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筹资,企业扩大再生产投入,民间资本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实现投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继续做强金玉公司、金东方公司等企业。根据国家投资导向,加大重大骨干项目的规划和储备,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向银行推介重点项目;通过贴息引导机制和市场化的项目贷款担保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主导产业的信贷投入。鼓励企业采取资本运作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到2015年,确保2家以上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超过10亿元。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吸纳社会资本等形式,积极鼓励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并给予重点指导和协调;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信用担保制度,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建设,扶持企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外部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加快进入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社会事业、市政公用等领域,推动民营经济增强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培育民营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国际化的民营企业集团,增强行业带动和示范作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建立政策性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强化民营中小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发展要素向新兴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集聚。

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切实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的干预,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权力、权限,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权力在法律框架内有效行使。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社区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五、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公共产品配置,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薪酬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育管理创新,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积极探索文化领域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第四章  “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规划协调机制

“十二五”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总体规划是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发展规划,是编制其它各类规划的依据,其它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细化和落实。规划衔接遵循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专项规划草案由编制部门送本级发展改革部门与总体规划衔接,送上一级有关部门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合理,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二、形成分类实施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分类实施机制。规划提出的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确保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规划确定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保障、促进就业、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和任务,主要应用公共资源和调动社会力量努力完成。规划确定的空间功能区划、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资源管理、加强社会公共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严格执法完成,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并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予以实施。

三、强化规划组织落实

加强规划宣传,使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解规划、关心规划、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按照规划明确的时间安排,将规划中重要目标的完成纳入相关园区、镇、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县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明确责任人和进度要求,并及时将进展情况向县政府报告。本规划提出的约束性目标,由县政府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镇(园区),定期检查,强化落实,重要的预期性目标也要分解落实。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镇(园区)各负其责,确保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实施。

四、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必须依靠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建立起经济运行分析和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及适时调整、修订制度,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检查。健全规划实施报告制度,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健全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2013年左右,由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对“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形成中期评估报告,上报县政府。经中期评估,若需要对本规划进行修订,县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实施。

 

 

主题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规划  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各人民团体。

                                                                                                                           赣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 年4月12 印发


Copyright © 2002-2022 重庆圣佳斯商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8172号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