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我公司网站!!
行业资讯
第三部分就是在互联网的采购、沟通和交易过程中协调三者问题
时间: 2024-02-24浏览次数: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1关键词:文化商品化;文化真实性;舞台真实一.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概念的提出文化真实性也称文化原真性,原真性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具有“权威的”和“原初的”涵义。在英文辞书的释义中,有原初的、真实的、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1

关键词:文化商品化;文化真实性;舞台真实

一.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概念的提出

文化真实性也称文化原真性,原真性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具有“权威的”和“原初的”涵义。在英文辞书的释义中,有原初的、真实的、可信的三种含义。在文化遗产领域中,原真性一词最早用于博物馆,指一些精通文物的专家鉴定博物馆所收藏的艺术品是否真品,或者是否是它们所宣称的那件物品,判断该物品与其要价是否相符。19世纪60年代,原真性也逐渐被引入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之中,最初其含义与用于博物馆的原真性含义基本一致。在分析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如艺术品、节日、仪式、饮食、服装、房屋等时,它们经常被描绘成原真或非原真,其标准是依据当地的传统或风俗去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原真性意味着传统文化和原生形态,真实感,真正的,或者唯一的。”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学家马坎耐在研究旅游与社会学的时候,把“真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之一,并从此引起了人类学界、社会学界的重视。虽然有人批评说,对“真实”的过分追求使旅游经历太简单化了,但这个问题在社会学研究中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研究。

文化商品化是相对于文化真实性提出来的,在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语境中,商品化是个带贬意的词汇,指原初不是用于出售的民族传统文化产品被用于商品交换,既包括有形产品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活动、事件、表演,甚至是人及其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文化商品化才引发有关文化真实性的讨论。很多人认为商业化生成了大量的虚假节日、伪事件及大量生产的手工艺品和艺术品(所谓的机场艺术品)。发明、取代、重构、复制、再生产、仿真、置换等都被接受,对当地的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破坏。对旅游文化的商品化作出较多关注的美国人类学家格林伍德(Green Wood),就文化是否可以出售、出售这些文化是否正当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从而也使得旅游文化的商品化问题开始在旅游研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提出,旅游是一种“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但是把文化当作商品来进行包装、定价、像商品一样出售,这里的消极意义是很大的,因为这实际上“剥夺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剥夺了构成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对文化“真实性”的亵渎,是违背其文化主权的。他认为:商品化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文化失去真实性,民族文化遭到腐蚀和破坏(Greenwood,1977)。更让人担心的是,民俗文化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不被正确理解而导致不正当舞台化进而庸俗化的可能。如一些地方,一些迷信、落后的文化传统或习俗被刻意渲染,一些本应该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活动却根据旅游者的需求随时随地开展,甚至宗教礼仪也失去了本该有的严肃性和神秘性,而变成了一种世俗物品。如西班牙Fuenterrabia地区的Alarde仪式,原本是巴斯克人抗敌入侵获胜后“集体高贵”精神的展示,却因当地旅游的需要,变成了一天举行两次的大众仪式,仪式的真实内涵逐渐丧失。格林伍德对此表示极度的愤慨,他说:“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

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科恩(Erikcohen,1989)认为:商品化使真实性丧失的说法是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真实”(即使经过了商品化),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销售带来的资金支撑,商品生产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商品更趋完善,更具民族特色,这反过来有效地保护了民族文化。许多旅游人类学家把这一过程看作是一种文化重创、文化复活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有的人甚至把这种过程称为“文化复兴”。如云南丽江地区的洞经音乐在濒临消亡之际而又因旅游的商品化行为最终推动其被抢救和复兴的过程便是成功的例证。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把听洞经音乐当作重要的活动之一,洞经音乐从此成为丽江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文化真实性和文化商品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辨证的角度来看,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并非完全对立,二者可以和谐统一。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首先,要辨证认识文化商品化的意义。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不一定会给文化真实性带来破坏,反之有利于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许多曾经消亡或即将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商品化过程中得以发扬光大,通过商品化,还可以使东道地的人民增强民族自尊,特别是当这些商品化了的东西代表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髓而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另一方面,旅游所造就的文化商品化获得的收益不仅改变了少数贫困落后地区经济条件,还帮助当地人改变了落后的传统观念。当今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形形色色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舞台化的形式,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

其次,要正确理解文化真实性的发展。如果按照文化变迁的理论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一种恒常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另外,文化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而且这种变化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而被大众旅客所接受。真实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因此民俗旅游中对文化的真实性的追求并不等于对文化原始性的猎奇。追求真实是大多数游客的愿望,但并不是人人都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有些原来不是真实的东西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变为真实的。如果以一些民族的发展停滞不前为代价来维持这种所谓的文化真实性或传统,那么,这种真实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三,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一定要把握好开发的“度”。 虽然商品化和舞台真实是可以互 相转化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点,那就是这两极的转化必须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真实性,只要不超出某种可信程度和范围,适当对当地民俗加以商品化和舞台化包装(而非臆造)应是可以接受的。关键一点的就是这种商品化和舞台化必须是在民族性真实的基础上的商品化,而非“杜撰”出来的真实与传统或“伪”传统,而且只要旅游者觉得“真实”而又不伤害民族情感和民族意愿,无论是“舞台化”的文化表演还是真实的民俗生活场景,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旅游者喜欢这种“再造”,喜欢他所认为的“真实”和喜欢他所看到的“舞台”。当然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可以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深厚宗教内涵的文化,其仪式、礼仪的开发是应当谨慎的。只要我们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不把旅游的经济效益放在过高的位置,而又同时兼顾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真实性,文化商品化非但不是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而且还是其真实性保护的有效方式。

商品化和真实性无须对立,因为这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商品化了的东西未必就不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未必就不能商品化。这样的例子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数不胜数,例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丽江的东巴文化等等。

三. 结论

保持民族文化的真实与完整是必要的,但民族文化自身也需要发展与延续,不能因为保护的需要而原地不动,止步不前。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过分强调保护,对传统文化可能出现的“丧失”或者转变表现出恐惧和悲伤,并试图隔绝这种威胁,“保存”传统文化模式,那就违背了文化的发展规律。只有与人类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才是最真实的,落后的东西终将属于历史,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保留,但不能籍此剥夺当地人选择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群享有同等生活水平的权利。因此,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事实上,民族文化丧失真实性的问题,并不是商品化本身造成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为破解“真实性”困境,旅游业应采取类似舞台艺术的“舞台真实”。“舞台真实”这一说法,是源于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理论。戈夫曼把人生比做一个大舞台,并提出了“前台(the front stage)”与“后台(the back stage)”的观点。“前台”即指演员演出及宾主或与顾客服务人员接触交往的地方,“后台”指演员准备节目的地方,这是一个封闭性的空间。在他看来,在社会这个舞台上有三种人,一种是演员,一种是当地的观众,一种是外来人。一般来说,观众和外来者是不能进入“后台”的,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甚至使这个社会遭到破坏,因为“后台”的东西是“玄乎”和“神秘”的,是不能向外人随便展示的,这对维护一个社会来说是重要的。这一观点被马坎耐引用到了旅游业研究中。他提出了“舞台真实”,即在旅游业的开发中,文化旅游产品被当作“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向游客展示,也就是前面所谈到的“文化商品化”。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后台”,即东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免遭破坏。在旅游景观中,为了保证前台表演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就必须保证后台的封闭性和神秘感。现代旅游中的大多数经历都属于“旅游场合中的舞台真实”经历。这样既满足了游客的需要又能保护本地珍贵的传统文化,实为一条传统文化保护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瓦伦•L•史密斯.张晓萍译.东道主与游客.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张晓萍.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价值——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商品化.民族艺术研究,2006.10.

张晓萍: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百度百科http://www.jmta2010.com/news_info.aspx?id=235。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2

[关键词] 商业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营销文化 形象文化

所谓商业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商业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经过商业部门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并为全体商业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具有商业行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商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习俗,以及蕴含于商业形象、商业制度、商业环境之中的某些文化现象的总和。面对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和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国商业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借鉴西方商业文化模式并结合我国商业实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为此,必须把握以下基本架构和操作要义:

一、构筑商业文化的灵魂——精神文化

商业精神文化是在商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商业哲学、商业价值观、商业精神和商业伦理等内容,是商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其中,商业哲学是商业经营成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商业全部行为的指导思想,其根本问题涉及商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商业价值观是商业成员所拥有的共同信念与判断是非标准,以及调节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导向系统;商业精神是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通过商业全体员工积极倡导和自觉实践而形成的理想信念与目标追求的一种团体精神;商业伦理则是商业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商业伦理原则、商业道德规范和商业活动的总和。商业精神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内核和灵魂,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基石。

培育商业精神文化,构筑商业文化的灵魂。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商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商业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商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来塑造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因而,商业精神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忠于职守、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团结协作、讲求商业道德、为消费者服务等商业理念和商业道德。其次,要积极培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备的新观念,即公平的竞争观、优化的经营观、全心的服务观、拓展的市场观、开发的人才观、严明的法纪观、创新的管理观等。再次,要以商业发展目标和商业经营根本点为契机,不断提炼商业经营宗旨、经营战略、经营理念、经营信条、经营方针等商业精神文化。此外,通过内化商业价值观,提高商业员工的思想境界。当前要特别加强商业行业的思想工作,对全体员工进行商业文化教育,自觉地将个人的目标纳入商业目标的轨道,实现个体价值观向商业价值观的内化,引导员工调整视角,转换观念,振奋精神,迎接新挑战,开拓新局面。

二、强健商业文化的骨骼——制度文化

商业制度文化是在长期的商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制度特征和文化现象,它既是为了保证实现商业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管理形式和方法的载体,又是在商业精神文化指导下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和规则。商业制度文化不同于一般商业制度,商业制度是一种为了维持商业秩序而人为强制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而商业制度文化则强调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应建立一种全体员工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机制。商业制度文化是商业精神文化与商业物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中主要包括商业财产制度文化、商业组织制度文化、商业人事制度文化、商业财会制度文化等,它是商业文化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秩序方面的具体体现。商业制度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骨骼与标志,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制度保证。

制定商业制度文化,强健商业文化的骨骼。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商业制度理念。树立科学的商业制度理念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充分贯彻商业精神文化价值,辩证处理商业制度文化建设中激励性因素与管束性因素的原则。其次,从全面修订现行的商业管理制度入手,采用民主程序来制定商业制度,制度要体现员工权利与义务、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并具有系统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再次,要注重制度执行中文化因素的引导与教育。制度一旦制定后,必须在商业精神文化价值观指导下进行自觉意识教育,注重奖惩过程中的文化引导和商业制度执行中的各种辅助因素的作用。此外,要认真进行商业制度的文化评价。一方面要分析商业制度是否保证了商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商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商业制度产生的文化效果,即是否达到了商业精神文化价值的导向功能、对全体员工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以及对广大消费者的辐射作用。

三、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营销文化

商业营销文化是指在执行一系列商业营销活动及策略基础上而形成的具有商业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高起点、智力型的竞争手段,服务服从于商业文化的价值目标,并渗透于供、产、销整个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当前,CS(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战略作为全球工商界流行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营销文化,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CS战略,即“使顾客满意的战略”,是指商场为了使顾客能满意其产品或服务,综合、客观地测定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使商场系统、全面地改善商品、服务及商业文化的一种商业营销文化。商业营销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血肉与实体,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转贴于

完善商业营销文化,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首先,要确立“使顾客满意”商业营销文化的指导理念。商业整个营销活动要以“使顾客满意”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建立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度,并将其视为商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以此来增强商业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其次,要将商业营销文化理念外化为商业营销行为。也就是说,“使顾客满意”的商业营销文化理念,只有外化为“使顾客满意”的商业营销行为时,其商业营销文化价值及其对商业成功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此外,“使顾客满意”的商业营销行为还必须从个别倡导者的商业营销行为变为整个商业行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从一时一事的具体行为升华为一种持久、非情景的行为方式和整个商业行业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模式,这样才符合商业营销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在全球商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21世纪,中国不少优秀商业企业家已经把目光投向CS这张现代商业营销文化战略的新王牌,可以预料,一场前所未有的CS管理革命将可能在中国爆发。

四、塑造商业文化的表层——形象文化

商业形象文化是指社会公众对商业的风貌、行为和各种活动文化所给予的整体评价与一般认定。商业形象文化主要包括商品形象、服务形象、员工形象、营销形象、公关形象、信誉形象等要素。塑造商业形象文化,就是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将商业形象的要素传达给关系者,使其对商业主体产生认同与好感。当今世界,商场间的竞争已从局部的商品竞争、价格竞争、营销竞争等发展到整体性的商业形象的竞争。现代中国商业必须在商业标识、名称、品牌等方面,按照商业形象文化传播等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识别系统。这不仅符合国际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塑造现代商业形象最流行的技法—— CIS(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战略,它强调通过企业识别系统的运作,把商业各种信息传达给商业周围的关系者,从全方位来完善商业形象。商业形象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表层和风貌,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塑造商业形象文化,美化商业形象的表层。首先,整合商业理念识别系统。商业理念识别系统是指商业价值观、商业精神、商业使命、商业信条、商业品格、商业行为准则、座右铭、商业发展目标等精神方面的认知和识别。要通过确立商业品牌目标,设计商业共同愿景,开发商业价值理念,以整合商业理念识别系统。其次,完善商业行为识别系统。商业行为识别系统是指在商业理念识别系统指导下商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与状态表现,其中包括内部员工的行为活动和外部的行为活动。要通过规范商业制度行为的目标,制定商业行为规范的基本构件,遵循制度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以完善商业行为识别系统。最后,运用视觉识别系统,创设商业形象文化。视觉识别系统是指为了实现商业形象视觉而设计的统一性和标准化的符号,它是商业形象的静态表现,也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商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内容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即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商业企业名称、标准字、标准色和商业造型等;应用要素即将基本要素应用于商业日常用具之中。在商业视觉识别系统中,要根据人对客体直观形象符号的刺激感应规律,对商业自身形象进行个性化塑造,以突出自己的特色,从而展现世界一流商业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3

关键词:商业文化;企业价值;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1―0001―04

一、商业文化是现代商业的标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它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而且是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社会公德、文化修养、和谐生活的事,更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措施,并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的素质和修养,生存和发展。文化建设事业的意义是深远的,影响是全面的,尤其对于商贸服务业,这个以交换为手段,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与广大消费者建立最广泛、最直接、最密切经济联系的重要行业。商贸服务业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全民性的社会活动,其文化含量、文化修养、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商贸服务业的社会职责和服务职能的实现。

商业文化是商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商业的重要标志。同志是现代商业文化的倡导者,在他任商务部部长期间,积极倡导商业文化的建设,并将其作为商业发展的核心和切入点,进而推动商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然而,该畅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人讥讽他不务正业,应该去当“文化部长”,这也导致现代商业文化建设流于空话,难以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实际上,商业与文化并不矛盾,商业不能没有文化,文化也离不开商业。同志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的道理,没有文化的商业是愚昧的商业。文化既是现代商业的灵魂,又是现代商业的标志,更是现代商业的精华。而作为文化产业也不能离开商业,它凝结着知识、艺术、技巧和文明,是劳动的精华和智慧的结晶,必须通过必要的商业运作,才能够得到社会认可,它的代价可能是政府开支,也可能是享受者的付出,但都包含着交换和商业行为。我们反对的是将文化过度商业化、庸俗化和产业化,提倡的是借助商业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商业文化建设也是企业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竞争力,它是全体职工的职责,关系到职工的素质和企业职能的发挥。商业文化建设应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切实地抓好、抓实,贯彻到商业活动的全过程中。以企业商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将商业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到商品流通市场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以人为本,是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

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是由企业的商业职能所决定的。这其中,零售业直接与人打交道,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其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内容和环境,更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这也体现了商业企业与广大消费者的鱼水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还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以人为本,主要表现在“尊重”和“维权”两个方面。对广大消费者的尊重,是全体零售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职责,具体而言便是尊重每一个客人的尊严和权利。俗话说,“来的都是客”,从业人员应努力使顾客感觉舒畅、亲切,感受时代、感受生活、感受享受,感受社会主义温暖,真正令顾客觉得“买与不买”商品,都是一次享受,都毫无遗憾,让每一位顾客都接受一次社会的熏陶、文明的感染,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维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和具体表现,其基本的要求是做到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明码实价。真正做到不售假、不贩假、不欺弱、不欺诈,不满意可退货,千方百计维护消费者根本利益,是商业文化核心价值的最终表现。商业文化的建立和完善,都必须树立以人为本这一最终目的。

三、商业文化是系统概念

商业文化是文化商业、文明商业、科技商业、服务商业和历史沉淀等优秀商业传统的统称,它是一个系统概念。

商业文化是商业价值观的体现,具有广泛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它是商业企业社会职责与企业素质的结合,是传统的优秀经营理念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是以人为本与职业道德的结合,是环境营造与内在动力的结合,是企业的文化力与竞争力的结合。商业文化是以利他为前提,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利己的目的。商业文化完全区别于奸商文化,“无商不奸”、“无奸不商”都是对商业产业和商业行为的误解。所谓奸商文化,是一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的手段,不顾消费者的生命与安全,使用各种有害人体的添加剂,欺骗欺诈,达到营利的目的,甚至利用现代技术制毒贩毒,该文化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社会大众要分清合法经商、商业文化与奸商文化的区别。

提倡现代商业文化,反对奸商文化,有利于促进商贸服务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市场秩序的稳定,保持商贸服务业协调、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

四、商业文化要坚持服务为先的精神

企业只有服务为先,才能全面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商业文化建设要求企业必须坚持服务为先这一基本理念。购物是消费行为,服务是文化行为,服务水平体现的是商业从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服务是商业企业职能的体现,商业是为服务而产生,以服务而发展,没有服务,或服务不好,商业企业就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因此,商业文化首先要体现在服务上,具体而言要体现在服务的范围、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态度上。楼不在高,店不在大,货不在多,路不在宽,有情则灵,有特则行,有客则旺,有信则兴。外在规模和外在形象,这些只能给消费者视觉的感受,而商业文化所体现出的服务精神,即把顾客当亲人亲友对待,尽情尽责,它对消费者产生的是内心的感受,人格的尊重和欢悦的体验,进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这是任何营销措施所无法取代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要树立一个理念,服务比商品重要,质量比数量重要,诚信比金钱重要,效益比规模重要,软件比硬件重要。这就是商业文化,这就是对企业、对每一个从事商业的人员的要求,缺乏这些就缺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诚信兴商,是商业文化的具体体现

诚信兴商,实施多赢战略,这是商业文化的具体要求和集中表现。诚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一项无形资产,正所谓“诚招天下客,信得万人心”。信的核心是真,即真诚、真实、真货、真情。企业有了信用,才能得到顾客信任,形成信誉,生意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实现持续发展。信是商业文化的精髓,诚信是传统的优秀商业文化的沉淀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生财有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经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该理念也应成为职业操守的标准。

尽管赢利是所有企业的共同追求,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条件,但生财必须有道,道就是规律,道就是规则,道就是规定。任何一种商业行为把利益建立在对对方利益的侵害、侵占的基础上,都是损人利己的行为,都是非法和违法的,都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商业活动反映的是复杂的经济关系,包括产销关系、零供关系和店群关系,零售业与流通各个环节的关系。不实施多赢、不全面照顾,协调发展,就不能维持和稳定彼此之间的关系,失去长期合作的纽带,是没有商业文化的具体表现。

六、重视商业文化,就是重视职工队伍的培养

企业应重视文化教育,培养一批爱岗敬业的职工队伍。但文化不等于文凭,商业文化是商业职工的职业操作,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是职工敬业的具体表现。没有文化的职工,充其量是出卖劳力的劳动者,既不可能成为人才,也不可能成为企业的主人。特别是商业职工,无论所属哪一种业态,从事什么流通环节的工作,它的基本职责都是服务,为消费者负责。职工如果不认真服务、不掌握自己经营的商品知识、不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就不能算是一个好职工,充其量只能担任小商贩的职能,一手钱一手货,是一手进一手出的“二道贩子”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没有文化的商业职工,只能发挥交换工具的作用,更谈不上敬业、爱业和创业。

民营企业相比起国有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但据有关部门统计,前者的企业生命周期只有后者的一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反差,究其原因除了国有企业有行政性、政策性支持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国有企业非常重视文化建设,重视职工敬业精神的培养,使职工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成为延长企业生命的原动力,这一点民营企业要向国有企业学习。而民营企业的职工就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向心力、缺乏事业心,这就没有了职工基础,仅凭创业者的能干和拼命精神,是难以维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七、商业文化要重视现代管理团队的建设

企业建设现代商业文化,不仅要培养一批敬业型的职工队伍,还要造就一批知识型的管理团队,他们是“经历+文凭+能力”而构成的企业管理层,是有实践、懂理论、会经营、善管理,具有很强的统筹力、执行力、调和力和应变力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纵观全局、运筹帷幄、雷厉风行、亲力亲为,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能才善用、人尽其用,把握走势,随机应变。他们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和企业利润的制造者。

具体而言,商业企业的利润来自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劳动者,他创造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第二层次是商业职工,他创造了商业行业的平均利润,有别于农业、工业或其它产业,创造的是行业利润;第三层次是企业的管理者,他创造的是企业利润,体现了作为管理团队的能力,显示出管理团队的特殊的优势和竞争力。商业竞争是同一商圈内同一业态的抗衡和较量,不取决于其规模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以企业的管理团队为核心而焕发出的综合竞争力,是企业之间商业文化的对抗和管理团队的较量。

八、老字号是传统商业文化的结晶

对于拥有一定历史的企业而言,发扬传统,重整老字号的雄风是最为明智的选择。百年老店不是时间概念,越久越好,而是商业文化的概念,是传统、优秀商业文化的凝结、沉淀和传播,是服务理念的传承,是独特技术的传授,是商业文化的发扬。要神似不要形似,要继承、要发扬,要创新、要发展。一个老店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能够继承,能够发扬,起核心作用的还是商业文化。通过优秀的积累,代代的传承,企业才能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

没有传统的商业文化,就没有老字号。老字号在于传统、在于理念、在于优秀文化的结晶,它支撑着企业和商品沿着历史的脉络而发展,经久不衰,永葆老字号的青春。传统是老字号的精髓,创新是老字号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新技术的进步,淘汰了无数个企业和商品,而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完全是在坚持传统上,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不断地创新,改革滞后的模式,吸收先进的理念,使其在变革中存在,在创新中发展,使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以维持生存和发展。要是没有创新的企业,最好的情况是勉强存在,但更多的是被时代潮流所淹没。

参考文献:

[1]陈云,陈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敬琏,中国当代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万典武,当代中国商业简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

[4]黄国雄,现代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黄国雄,论流通主体――再谈流通体制改革几点意见[J].中国流通经济,2011(9).

[6]黄国雄,关于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财贸经济,2011(3).

[7]中国商业年鉴社编,中国商业年鉴1998―2010各卷[M].北京:中国商业年鉴出版社,1998~2010.

[8]黄国雄,论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4

深度探索商业文化的概念、内涵及范畴,需要从“文化”这一商业文化的理论渊源开始。众所周知,文化人类学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头之一,而从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中,我们似乎可以比附出“商业文化”研究的核心要素。1950年代,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基础上,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给出了一个他们认为包括了大多数社会科学家认可的那些内涵要素的标准定义:“文化由明确的或含蓄的行为模式和有关行为的模式构成。它通过符号来获取和传递。它涵盖该人群独特的成就,包括其在器物上的体现。文化的核心由传统(即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传下来的)思想,特别是其中所附的价值观构成。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下一步行动的制约条件。”“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如果对上述定义做简单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分离”出一些关键词汇,如行为模式、符号、人群独特的成就、器物、传统、价值观、行为的产物、制约条件、生存式样的系统、群体共享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构念,我们可以将商业文化的研究细分为传统、人及人群、组织与制度、行为、思想精神与信仰、物质器物、差异等七个层面。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说这七个方面就是文化,也不是在它们之后加上一个“文化”的后缀就可以表达商业文化了,而是说,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些层面或维度来观察和研究商业文化。

1. 传统

在文化研究的任何领域,传统都是其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传统就是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所说“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传下来的”思想和行为。从商业文化方面研究传统,也就是研究商业文化的传统,包括我国有史以来商业的起源,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制度、组织、人物、事件、物质与器物、商业文化与社会互动(对当时社会各层面的影响)等等。需要强调的是,关于商业传统的研究,不仅仅或主要不是研究商业发展史,而是从“传统”——流传与统摄角度,看商业文化“传”到今天的是什么。

传统视角的研究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今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所谓传统文化对当代商业(企业)及其经营管理的影响。虽然这一方面的研究总显得似是而非,但人们的兴趣却往往有增无减。

2. 人及人群

人类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必然把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信仰、道德、智慧、习俗等观念的印记打向自然界和自然物。只有当自然存在物经过人的加工、改造和创造,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意义时,才能称其为文化。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威斯勒(wissler)的话来说就是:“文化乃是人类行为的结果”。 文化既然是人类行动的结果,我们就可以从人及人群的行动中找到文化产生、发展与变迁的脉络,商业文化也是如此。

从人的视角研究商业文化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人,二是研究人的什么。关于“什么人”,自然是与商品制造、流通、使用等各个过程发生联系的所有的人,包括商品的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等,所有的人都与商业文化有关,比如企业家文化、企业管理者文化、员工工作文化、消费者(行为)文化等等。但是,商业文化关注的不是这些“所有人”的“所有事”,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研究人的什么”。自然,从商业文化角度来说,它所关注的是这些人及人群在参与商品制造、流通、使用过程中的“工作者文化”和“消费者文化”,而不是他们的全部社会活动。

3. 组织与制度

关于组织与制度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从文化学的鼻祖爱德华•泰勒就开始关注。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从它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懂得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上所进行的有组织的开发之中,存在于对集体完成的活动有助的干劲、技能及精神反应的训练之中。从社会意义上说,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成了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动物的人象所有其它动物一样,生活在一种机体发展的过程中会随之适应的环境里。雷蒙德•弗思则将其称为“社会结构的某些原则”——“把人们的个人利益加以组织,使他们的行为相互协调,以及把人们组织起来从事共同的活动”。

在商业活动中,所有的商业组织及相关制度(包括社会层面和企业组织层面的)所形成的“生存式样的系统”,都对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塑型与导向作用,比如组织层面的结构设置和权力配置、制度层面的关于企业组成的制度(股权结构)以及关于企业管理与运营的制度等。前述九种期刊中企业与

转贴于

组织文化方面文献的较大比例,也说明了组织与制度在商业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4.行为模式与行为规则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突出特征和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行为模式与行为规则,是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研究更多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是什么东西调节着人们在群体生活中的行为?比如,如何合理制定和避免利益冲突、如何让人们的行为遵循一定的规范、如何让人们的态度变得积极起来,等等。毋庸置疑,上述行为模式和行为规则的研究,是商业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

5.思想、精神与信仰

思想、精神乃至信仰和价值观等,在任何领域都是文化研究的核心。从商业文化方面来看,这些研究,既可以是一个宏观的范畴,如一个民族、区域或时代的商业思想或精神;也可以是一个微观的范畴,如一个组织、一家企业,或者一个人(企业家或商业领袖)的思想或精神。其中,价值观的研究是商业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6.物质、器物与形象

在其著名的《文化论》中,马林诺夫斯基在谈到“文化的各个方面”时,首先提到的是“物质设备”,他认为:“人的物质设备,举凡器物、房屋、船只、工具,以及武器,都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琢磨的一方面。”在商业文化研究方面,作为商业活动最终产出物的商品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从“物质”层面看,商业活动所包含的“物质”不限于商品,其它的如商品生产与流通场所的设施与形象、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器物(尤其是传统遗存)、商业组织的形象与品牌展示物、一些以展示而不是出售来盈利的商品(展品)等等,都是商业物质文化研究的范畴。

7.差异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5

我国在对外开放旅馆、酒楼的基础上,1992年对外开放商业零售业,自上海八佰伴作为国内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后,目前世界前50家最大零售商已有70%进入中国。2000年底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按活动单位算)在我国已发展到475家,港澳台221家,进入WTO后我国进一步开放国内流通产业。为此,近年来这一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认为,中国流通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1)有利于流通产业的重组整合,为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提供机遇;(2)有利于国内新兴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3)有利于流通企业,特别是国有流通企业的改组、改造,为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提供机遇;(4)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加快新型宏观流通管理体制建设提供机遇;(5)有利于扩大国家调控商品市场的空间,为我国产品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

加入WTO后,我国流通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不利因素有:(1)由于我国商品流通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不强,必然会丧失一部分国内市场;(2)商品流通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流通企业将可能被外资并购;(3)对我国商品流通管理体制、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对于应对战略,他们认为:(1)实施“以全面提高商品流通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我国流通业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中期战略;(2)实施国有流通资本有进有退战略;(3)实施流通企业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战略。

对于应对措施,他们认为:(1)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有组织地采取应对各种挑战的措施;(2)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大走出去的步伐;(3)加快流通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4)树立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积极推进流通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重组,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我国流通企业生力军。

对外商进入中国零售市场走势分析,有人认为,“重点对峙、三分天下、立足中小、稳住农村”。所谓重点对峙,即从外资与内资的关系来看,今后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和重点业态。所谓三分天下,即国内连锁超市将形成外资连锁、国企连锁、民营连锁三足鼎立、互相制衡的基本局面。所谓立足中小,即从中国零售业发展前景和自身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来看,本土商业总体上应立足于中小城市,占领中小城市市场。所谓稳住农村,即农村市场外资难以占领,国内商业能够站稳,并有发展空间。

有人认为,入世后我国市场竞争将发生十大变化:(1)市场竞争由国内的局部的,不完整的竞争转向国际化的,全方位的竞争,将由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变为国际市场的国内化;(2)市场竞争将由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3)市场竞争将由生产能力的竞争转向生产能力×流通能力的竞争;(4)市场竞争将由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5)市场竞争将由行业存在形式的竞争转向商业存在模式的竞争;(6)市场竞争将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的竞争;(7)市场竞争将由直接争夺客户的竞争转向争夺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的竞争;(8)市场竞争将由价格战、广告战等单一形式的竞争转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层次的竞争;(9)市场竞争将由对货币资本投资的竞争转向对人力资本获取的竞争;(10)市场竞争将由完全决定于企业效率的竞争转向政府行政效率的竞争和政府管理经济能力的竞争。

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是一种古老的经济文化现象,但对商业文化的研究和商业文化的创建,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提出来、重视,90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并曾一度形成“商业文化热”。

1988年有人首倡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指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流通领域各行各业、各个过程、各类商品所创造、反映、传播的具有商业特质的文化现象。”分为商品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4个组成部分。

商品文化是指商品的设计、生产、装潢及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文化价值,它侧重于研究商品的文化特色、审美功能、时代感和适应性、市场形象和社会功能等;

营销文化是指以文化观念为前提,以切近人的心理需要、精神气质、审美趣味为原则的营销哲理、营销艺术。它侧重于研究具有文化品格的营销手段,以消费者、社会利益为中心的营销原则,以竞争意识相统一为核心的营销力等;

商业伦理文化是指在商业活动中,调节商业从业人员之间,商业从业人员与社会各消费领域、消费层次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首先原则和惯例,它侧重于研究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伦理价值取向、商业活动中的规范、商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等;

商业环境文化是与指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地赋予商业主体以感染力、驱逐力、约束力的各种文化背景的总和,它侧重研究商业建筑的文化意蕴、经商的社会心理环境、城市环境文化,以及商业活动中的人的文化素质等。

这一时期以商业文化、商业道德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有:1989年、1991年首届和第二届商业文化研讨会,以及96’商业道德国际研讨会,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商业经济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许多商科院所先后建立了商学(贸易经济学)本科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专业,进行了商业经济(产业)学、流通经济(产业)学、贸易经济学、商学等教材建设,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贸易经济这一学科,并不断地完善她。

(一)从未停顿的学科建设

从学科建设角度而言,贸易思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经济学科在中国也有半个世纪了,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科建设处于一种持续低迷疲软状态,研究队伍、水平和情趣不断处于跌势,这里有教育部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客观影响,也有对该学科的主观认识的原因。全国高校商经教学研究会主持《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课题报告认为:(1)西方理论缺少对交换问题的专门研究;(2)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报告提出了构建贸易经济学科的3点设想:

(1)贸易经济学科学化。贸易经济学所以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是因为具备特定的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研究对象,即它是一门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交换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也可以将其概括为“关系论”、“规律论”。“关系论”认为,缘于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贸易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外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商业内部关系。“规律论”认为社会商品交换过程既受普遍经济规律的影响,同时更受交换过程特有的经济规律的作用。贸易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商品流通活动中的这些特殊规律。

(2)贸易经济学经济学化。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条件除研究对象清楚外,还应有属于本学科的一整套概念、术语和理论体系。贸易经济学的研究框架是由本学科所特有的一些核心范畴来支撑的,它们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石,应始终不渝地重视对这些基本范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一般性理论框架,来对流通实践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该学科的核心范畴应由下列内容组成:①交换;②市场;③流通;④贸易;⑤商业。

(3)贸易经济学的中国化。贸易经济学是不能引进的,因为西方经济体系中没有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贸易经济学发展要始终强调中国特色,使之成为一门本土化的应用经济学。其中国化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继承原来的;二是要借鉴西方的;三是要吸收实践的。贸易经济学还就应注意研究“过渡”问题,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一系列流通实践问题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和预言能力。

在中国商品流通论坛第30次会议上,会议一致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等专家向国务院学位办提出的建议:(1)将一级学科中的“应用经济学”改为“商学”或“商科学”;(2)将二级学科中的“国际贸易”改为“贸易经济学”;(3)一级学科为“商学”在二级学科中设立“贸易经济学(含内贸与外贸)、服务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市场管理学(含工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消费经济学,并建议将此建议提交国家教育部。

(二)商学研究的取向

有人认为,当前商业经济领域应当特别关注的难题有5个方面:(1)对多主体参与的商品流通过程的系统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企业大量介入流通,当前商品流通过程多主体参与(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消费群体)的情况已相当普遍,应当对商品脱离生产领域到进入消费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正确认识商业“生产”的全过程及各参与者在其中的作用、价值和相互关系。(2)对商业活动服务性质和服务价值的研究。商业生产的直接产品是为商品交换所提供的服务,而服务的价值一方面是商业劳动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得到市场的认同,对商业服务的性质及其市场价值的认定是商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3)对商业生产力组织和效益问题的研究。(4)重视高科技发展对商业组织和流通方式的影响;(5)重视对流通产业竞争与规制的研究。有人认为,应把流通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中去。有人认为,商贸院校应保留贸易经济专业。

(三)商科教育的比较研究

1998年《国际商科教育比较研究》、2002年7月《国际商科教育比较研究(续)――21世纪高等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先后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次有组织(有14所院校参加)、比较系统的中外商科教育比较研究。

20多年是我国商业改革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理论成果最丰盛的时期,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又有一部分商业理论新著问世,仅举例说明:

――2002年出版的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的《商业理论创新丛书》,第一批主要有:《交换经济论》、《商业制度创新论》、《国家经济安全与流通》、《物流系统论》、《商品分销体系建立与创新》、《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流通》、《政府采购制度创新》、《商业产业组织创新》、《网络营销》、《市场失败与企业失败》。有三个特点:

(1)适应商业社会的发展需要,填补了社会对商业理论研究的不足,以商业通则和国际惯例为指导,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商品流通的特点、规律和存在形式,针对我国商品流通、商业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设想和对策;

(2)在观点、体系和结构上有所突破,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商业现象做出了一些新解释;

(3)丛书的作者都是经济学博士,甚至是同学科全国学术带头人,即使个别刚走出校门的博士,也是研究生的姣姣者,学术研究颇丰,他们各有所长,形成本书丛书的作者群体,使丛书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读性,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2000年、2001年先后出版的《中国商业理论前沿》、《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组织许多专家学者撰写,涉及加入WTO与中国商品流通业发展、电子商务与流通革命、商业模式及其价值评估、商业增长问题研究、商业制度创新研究、特许连锁经营研究、零售业态问题研究、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物品定价理论、信用消费问题研究、商品市场反垄断理论研究。专著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专”都是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二是“新”,许多问题都是近两年来商业理论界与实际部门讨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三是增加了有关价格、旅游、消费方面的内容;四是以阐明作者的看法和观点为主。

――2001年7月丁孝智《五四以来中国商业经济思想的发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研究了自1919年至1992年以来70年跨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国商业经济思想和理论,特别是1919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的商业经济思想和理论,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填补了学术界的一个空白。

――2001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商业发展的规模、规划、规范》,分别论述了城市商业发展的规模、规划与规范问题,各部分既独立成文,又浑然一体,较好地体现了由“三规”构成的城市商业数量、形态、形象三足支撑的关系。

总之,20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还对商业劳动的性质、商誉、商业运行模式、社会主义市场模式、粮食等农产品流通、民族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餐饮服务经济、消费和消费经济、会展经济、期货市场、租赁、消费信贷、假日消费、旅游与餐饮、电子商务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20多年来,中国商业经济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硕果累累,但由于篇幅有限,许多成果没有介绍。由于时间跨度较大,许多在当时属于新颖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又被新的观点所覆盖。同时,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即使已综述的观点也难免挂一漏万,恳请学界商界同行予以修正和补充。

展望21世纪的商业理论研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流通产业正面临着进入WTO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商业理论还有许多难点、热点问题需要去探索,如商业基础理论研究、商业现代化、业态结构调整与创新、现代物流与配送、电子商务、流通产业贡献率、商业企业改革与创新、商业行业协会及制度、西方商业理论、贸易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中国商业领域重大对策等。在最近几年,流通理论界应重点研究以下十大问题:

(1)国有控股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深入改革;

(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性,现状和规律;

(3)商品流通企业的信息化;

(4)评估城市流通渠道合理化的指标体系;

(5)商品分销渠道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6)中小商业企业现状评价及其发展对策;

(7)农工、工商、商商一体化以及农村流通与城市流通互动;

(8)流通领域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和制度建设;

(9)现代流通渠道中的物流与配送;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6

【关键词】:商业街;雕塑;公共艺术;环境

1、商业街的概念及发展

1.1商业街的概念

商业街,在一定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商业,服务起主要作用。商业街不仅仅是商铺数量堆砌而成的街道。一般来讲,街上商家不仅要有数量还要有规模。要有商业气氛,这样才可以叫做商业街。商业街作为城市特征,同时也是贸易交流地、交通及购物重要场所。

1.2商业街的发展

中国商业街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唐代的长安城就已出现著名的东市和西市商业街。到了宋代,商业街已极度繁荣,《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就是宋代典型商业街的繁荣景象。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形成于元代,清朝末年逐渐形成商业街。700 多年的建街史和 100 年的商业发展史,为王府井商业街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鲜明的商业特色,使王府井商业街享有“金街”的美誉。北京前门商业街历史悠久,早在元朝,当时丽正门(今前门)外通往郊外的大道就是它的前身。到了明朝中叶前门大街逐渐形成为一条商业街,至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上,商业和交通从来就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孪生子,交通便利带动商业发展,商业繁荣又引起交通拥挤;所以,交通问题从开始起就既是商业区发展的前提,又是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现代城市商业街上人车混杂的交通问题日益受到非议,商业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发展的。

1.3景观雕塑的含义

景观雕塑是被安放在室外环境里,强调和周围环境共荣、共生的一种雕塑艺术形式。它不仅需要雕塑家考虑雕塑本体,还需要考虑雕塑本体外的因素。诸如: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城市规划、建筑形态等要求。

1.4 景观雕塑的类型

我国景观雕塑,按其具体功能分类可分为:文化型景观雕塑、艺术型景观雕塑以及商业型景观雕塑。本文将对商业型的景观雕塑进行重点阐述,时下商业空间中,商家为吸引顾客光临,悄然呈现某些独特形象的作品(重庆杨家坪步行街雕塑小品)。其中不乏新奇的、独特的、亲和的面貌,这类雕塑大量出现在消费商圈中。

2、商业街中景观雕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雕塑与环境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就商业街雕塑而言,就是要处理好雕塑与街道、建筑、以及}材内容等环境要素的关系。

2.1从空间角度分析

雕塑和其他环境要素一样,都是占有了整个街道景观空间的一部分,而雕塑是起分割空间作用的节点,掌握着整个街道景观的节奏。

2.2从尺度角度分析

雕塑的大小及摆放数量受街道宽度和长度的影响。一般(人与物体的距离M)/(物体的高度H)=1时,人既可以看清物体的细部,又有一种内聚安定而不压抑的感觉,所以雕塑的高度若为H时,置于街道中心,由于人基本在街道两侧行走,那么街道两侧距雕塑都应有一个H的宽度,所以放置雕塑的那段街道路宽至少为雕塑高度的2倍。

2.3从周围建筑角度分析

雕塑可以放置在建筑前也可以从属于建筑。街道中若有一些知名建筑或是老建筑,为了吸引游客可以以此建筑为创作题材,设计圆雕或浮雕,这时雕塑的尺度大小就和相应的建筑尺度有着密切关系。若需要比较大型的雕塑放置于步行街上,其尺度要从天际线和人的视角方面考虑了。

2.4从题材内容角度分析

雕塑小品要反映当地商业街道文化,体现街道的精神内涵,所以雕塑小品要从精神层面上与街道文化、商业氛围等因素融合,做好街道形象的代言。只有处理好雕塑与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创造出和谐的商业街道空间。

3、商业街中景观雕塑艺术的传播效应

3.1人文景观的展示

商业街环境中的雕塑文化是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凝聚而成的,它含有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与人文特质,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的直观表现,商业街景观雕塑以唯美的形式诉说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动人的故事(荡观前的村姑),使商业街的雕塑历史文化,特色与闪光点一览无余,通过雕塑就能很快读懂一个商业空间场所的内涵与内在风韵,感受到最鲜明的时代特性与历史文化传承。

3.2景观雕塑在商业街环境中展现了精神文明

雕塑艺术符合大众共有的审美观,最具本真的精髓,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商业空间的雕塑是商业文化的延续与创新,只有把它放在商业空间文化雕塑的框架中来进行整体的考察,才能真正解释商业空间景观雕塑的内涵和韵致,代表着商业空间文化内涵和品位,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信仰和追求,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向往的理想境界与思想境界,凝聚了一个商业空间的内涵与精髓,商业街景观雕塑能唤起人们注目的同时,同样创造着特有的艺术意象,使人们欣赏商业景观雕塑并融入其中,获得情感的愉悦与美的享受,把艺术的魅力来填补精神的空缺,与商业街环境形成有效的交流互动关系。

3.3景观雕塑在商业街环境中发挥视觉标识的职能

每当我们外出旅游或进行日常的社交活动而需要借助各种交通工具或指示系统予以辅助的时候,都让人感知到公共性设计艺术的存在及其重要。景观雕塑的作用正是吸引人们的视线,提高商业空间环境的档次、提升商业文化的品质。商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造势,集中展示企业文化,强化标识形象。人们的眼球从玲琅满目的商品上移走,欣赏雕塑的同时,放松身心。景观雕塑满足了其视觉识别的需求,所以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

也许儿童在参观时,未必记得品牌名称,但门口可爱的卡通雕塑形象会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王府井商业街雕塑小品)。所以,雕塑同样起到视觉标识的作用。

结语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7

(一)传统营销是以6P’S理论为基础的,即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和政治力量(PoliticalPower)六个方面的组合来开展营销活动。而关系营销则是以4C’S理论为其基础与前提的。

(二)传统营销的核心是交易,企业通过与对方发生交易而获利;而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双方在买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非交易关系,以保证交易关系能持续不断地确立和发生。

(三)传统营销只注重竞争,处在一个敌对的环境中。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甚至与顾客都是敌对的;而关系营销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与供应商、经销商结成战略同盟;与竞争对手合作研发降低成本,合作渠道开发市场;与顾客保持长久关系赢得顾客终生价值;与政府合作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形成自己稳固的网络关系,增强了开拓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竞合的目的在于使参与方都获得收益,达到多赢。

(四)传统营销关心如何生产,如何获得新的顾客;而关系营销强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强调保持顾客。

(五)与传统营销相比,关系营销更注重为顾客服务,重视与顾客的关系,以获取有关关系方的满意,甚至力图建立与维护与有关关系方的相互忠诚与归属感,从而达到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境界。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的比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与协作关系不断加强,物质生活资料极大丰富,我国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关系营销在我国的产生、运用、发展存在着客观必然性。企业运用关系营销,可以在不断吸引新关系方和顾客的同时,留住老关系方或老顾客;可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企业需要深入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分析竞争者的产品及市场状况,结合自身条件,正确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顾客的需要,集中企业的一切资源和力量,运用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从而使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目标。

二、下述几种新型营销观念对我国企业营销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服务型营销观念

服务型营销也称有形商品的无形性营销。该观念认为,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普及及信息快速传播的条件下,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或近似产品,其设计、制造水准已不相上下,使得一些有形产品其有形部分的属性如品质、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较小。顾客对商品的判断和选择,主要不再单单依据商品的有形属性,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无形属性的一面。顾客之所以购买某企业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即企业“如何提供商品”,“如何服务顾客”。服务营销将企业间的竞争引向更高层次的竞争领域。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的竞争。因此,服务营销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

(二)包装型营销观念

中华民族的服装文化源远流长,并一直为世界所称道。可是,在注重人的穿着的同时,却不注意产品的打扮。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披露:我国每年因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包装被誉为“无声的推销员”,尤其当人们对某产品不太熟悉时,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产品的包装。在超市,人们往往根据包装来选购商品。精美的包装会使产品身价倍增,消费者愿意付出高价购买。包装的完善不仅扩大了销售,还减少了商品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关系型营销观念

关系营销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企业界兴起的,它以管理企业的市场关系为出发点,核心思想是建立发展良好的关系,使顾客保持忠诚。该观念认为,建立有利的商业关系需要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及其它合作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强调不仅要争取顾客和创造市场,更重要的是维护和巩固已有的关系。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观念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传统营销观念的核心是商品交换,这是一种短期行为。而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指在双方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则是个长期的概念。关系包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交换,因为如果在两个或多个商业合作伙伴间存在相互信任的关系,交换肯定会经常发生的。从本质上讲,关系营销不过是对人类商业与贸易活动本源关系的回归,同时顺应了新时期商业和营销环境的挑战。因此,争取稳定的顾客群,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四)文化型营销观念

文化在全球的商务营销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而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活动会影响到营销者在目标国的新环境下做出决策和谈判,具体表现在对目标市场选择策略、渠道策略、产品策略等企业国际营销决策的影响上。文化营销是商品营销发展到最高层次的表现,也是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渗透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中,文化营销应用得当,营销者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而建立品牌文化,已由简单意义上的产品标识演化为综合营销者形象的文化营销,产品质量和文化内涵的鲜明标志,成为营销者进行市场营销的主力。这种无形的“文化力”为营销者打造强势品牌,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利的支撑,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打造一个品牌,维护一个品牌并创造一个国际营销市场。因此,成功的把握住跨文化营销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因素,制定正确的跨文化营销进入策略,必定有助于营销者在世界经济营销活动中获得竞争优势。

(五)生态型营销观念

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要求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则要求开展绿色营销,开发绿色产品,获取绿色标志,以满足国际目标市场的环保要求,冲破走出去过程中所谓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也使国内企业面对来自外部的绿色冲击,因此实施绿色营销是必然的趋势。

(六)创新型营销观念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为稀缺的资源,关于创新的理论最早见于经济学家熊彼得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实行生产要素的新结合,包括创新产品或赋予产品新品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全新共给源以及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从这个创新的经济学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营销创新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它是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营销创新的关键是市场。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它的科学内涵和它的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市场上的成功。营销创新的核心是市场导向,其关键就在于了解市场、诱导市场和开发市场。

参考文献

[1]徐俊,中小企业营销的优劣势分析及其营销战略的选择[J],《中小企业研究》2007年第8期P150

[2]黄宪慧韩海波,《中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基于因果关系的检验》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期

[3]彭福伟,怎样看待目前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J],经贸论坛,1999,(1)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8

关键词:国际关系 国际贸易 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02-01

国际关系主要指各国之间的实际行为。在21世纪中,各国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新的局势,也有了进一步的挑战。国际商贸关系的紧密性使得各国的联系增强。从国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来讲,主要包括国际制度、行为规范、认知背景等等。这些因素也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战略的制定。

一、国际关系与国际商贸战略研究

(一)良好的国际关系推动国际商贸战略发展

从目前的国际关系上来讲,各国之间逐渐趋于稳定的状态,并都以“合作”为前提,致力于经济贸易的提升。因此,各国也在发展中意识到,只有良好国际关系的存在,才能够促进商贸战略的多样化。一般来讲,国际商贸的核心都分布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它具有引领商务贸易发展的功能,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广州为例,它临近香港,并且是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便利性非常强。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性会议也多在广州、上海、深圳等地举行。在此现状下,我国的国际商贸中心也由此形成。我国将广州作为具有优越性的国际商贸圈。主要以电子科研型产品的交易为主,进行零售与批发的综合性调整。另外,以良好的国际关系作为基础,定期举行一些国际化的商务会展,各国人民积极参与,实现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第二,扩充产业链条。在国际商贸展示的基础上,各国之间也可以进行新型产品的研发。我国可以通过各国产品的关联性进行产品衍生与融合,促进国际商贸的发展。第三,从“内核形”产业出发,带动外部经济的发展。利用良好的国际关系,我国还可以将总体经营业务进行扩展,实现销售与运营的一体化。从科技信息与金融贸易等核心经济收益为标准,形成新型的国际贸易集群,进而推动旅游业、休闲业等产业链条的形成。[1]

(二)良好的国际关系推动国际贸易层次的形成

良好的国际关系也有利于我国国际商贸层次化的组建。以上海为例,它是我国主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2]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与各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尤其是“世博会”的开展令世界看到了我国的发展,给世人带来了震撼。在世博会成功举办后,上海也致力于国际商贸的发展,将贸易功能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以批发零售为主,对一些新型产品进行展览,促进国际商贸会的举行,形成企业的集群效应,推动商贸中心内核的形成。第二,以上海的主要商业圈为准,将先进的制造业、科研产业、信息服务业、金融经济行业作为国际贸易的支柱,促进新技术之间的交流,以“物流中心”作为基本载体,优化贸易组织形式,促进资源的整合。第三,发展服务等辅助型产业。以“旅游行业”为主,以教育培训、文化产业为导向,推动国际贸易多样化的形成。国际贸易层次性划分使得国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有利于国际贸易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产品之间的带动性与融合性。[3]

二、国际贸易战略促进国际关系大融合

国际贸易战略的有效制定也能够推动国际关系的融合。第一,在国际贸易战略的组建时期,各贸易中心一定是将科研组织放在首位。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际交流。以我国先进的技术作为突破点,也使各国之间的交流增强。试想一下,国家之间的来往频繁了,必然会促进良好关系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际关系主要以利益的变化为主,利益的提升能够带动关系的发展。第二,在国际贸易战略制定的同时,各贸易中心也在对产品链条进行优化与组织,发展多样化的经济活动中心。此方式能够促进经济贸易值的增长,使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而综合实力的加强也会促进国际关系的完善。[4]

三、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关系与国际贸易战略是紧密相连的。首先,良好的国际关系能够推动贸易层次的形成。其次,国际贸易战略也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大融合。二者是互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先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新视角――基于商贸中心能量等级分析的战略研究[J]. 城市观察,2011(4):65-73.

[2]林永亮.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实然”与“应然”[A].外交学院.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11:23.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9

关键词:顾客需求;服务供应链;决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自从我国加入WTO,取消了对国外服务业企业的业务限制、地域限制及客户限制,放宽了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服务业的经营许可限制,并将在多个领域实现全面开放,由此导致国内服务业的竞争更加激烈[1]。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国服务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任何一个服务业企业都不能包纳服务所需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市场的竞争是在企业与其合作伙伴所组成的供应链与其竞争对手之间展开的,而且在供应链内部合作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是事关供应链运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服务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国内缺乏对服务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探讨,特别是迄今为止国内尚没有将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同顾客满意及企业经营绩效等变量联系起来的相关研究。服务供应链是一条完全由顾客需求拉动、对时间敏感、须对需求做出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且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将其与顾客需求联系在一起是十分必要的。

1 服务供应链的内涵及服务流程

所谓服务供应链,是指从接受顾客需求开始,通过需求分析和协同运作,服务集成商以服务解决方案的形式将自身及服务供应商的服务传递给顾客,最终满足顾客需求,由顾客、服务集成商和服务供应商组成的环式功能结构[1]。也就是说,服务供应链是以服务为主导的集成供应链,当下游客户向服务集成商提出服务请求,服务集成商立刻响应客户请求,这样从客户的服务请求出发,通过处于不同服务地位的服务提供者对客户请求逐级分解,由不同的服务提供者彼此合作,构成一种供应关系,同时服务集成商承担各种服务要素、环节的整合和全程管理。

服务供应链在时间要求上非常高,因为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务的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服务供应链中客户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得到服务,如果超过了客户可以接受的时间,服务产品的价值很可能将不复存在。同时由于服务的易逝性,服务若在提供的时候没有被消费,便再也无法消费,从而导致了服务的浪费。在这种客户对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重要,服务产品个性化也更加重要。服务供应链的控制对象为客户流、服务流和信息流。服务供应链的核心任务是服务,服务企业通过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增值,所以服务流中的物流不是重点。但是服务供应链中,由于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和不同客户产生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使得服务需求信息难以预测[2]。服务供应链可以灵活的安排合作,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使服务企业能够形成灵活的经营机制,从而与迅速发展的技术和不断变化的市场保持同步,可以降低交易的风险。

服务供应链一般只包括客户、服务企业、服务提供商三个层级。首先由服务集成商接收最终顾客的服务订单,即服务需求。接着对顾客发出的需求进行分解,然后根据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做出服务能力评估,从而建立顾客需求的分配机制,制定顾客需求的分配策略,最终产生服务能力计划,即最终的顾客需求分配方案,这就是服务供应链中的服务流程[3]。在这个过程中,服务集成商负责提出服务解决方案,而各个服务供应商则是服务集成商服务策略与服务思想的具体实施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服务系统。服务集成商作为服务供应链的枢纽,集成了多个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

2 服务集成商和服务供应商服务能力分析

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本身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新概念,它依附在服务企业的组织、技术、资源、知识、文化和管理等各个层面中,这导致研究者对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对于其内涵界定并不统一[4]。本文认为,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是指服务供应链从顾客发出服务需求开始,通过服务集成商分析服务需求、协同服务供应商,最终将服务产品交付给顾客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服务成本、处理应急能力、协同运作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服务系统完成顾客服务需求的一种综合评价。

服务能力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单个服务业企业,其服务能力基本是由企业的有形资源(如设施、设备、人员)来决定的,因此主要受限于企业有形服务设施、服务员工的数量、技能以及有效服务时间等因素。对于由多个服务业企业组成的服务系统,其服务能力会受到服务集成商管控能力、服务集成商的供应商的经营实力、服务供应链的服务传递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服务集成商是服务系统内的核心企业,作为服务系统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掌握与管理服务系统全部的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其对服务响应时间和服务资源的分配关系到服务系统内基于服务能力约束的计划与排产问题。在服务供应链运作中,整合资源和供应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集成式综合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需要服务集成商具有稀缺的、有价值的、不可替代的、不易复制的资源,还需要服务集成商具有良好的供应和服务传递能力,实现价值传递的目标,从而降低与下游企业合作的风险。这就要求集成服务具有较高的流程整合化程度和技术应用整合程度,以实现所有权成本以及优化客户的技术流程。而服务供应商作为服务集成商服务策略与服务思想的具体实施者,其服务能力的大小也是影响服务供应链响应时间和服务成本的关键因素。如果服务供应商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服务集成商分配的任务,服务集成商就是分配的再合理也会造成服务资源的浪费,使服务系统无法按时向顾客交付服务产品,影响顾客满意度。

由于服务集成商与服务供应商在服务供应链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服务集成商管控能力、服务集成商的供应商的经营实力、服务供应链的服务传递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水平等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满足客户企业的复杂性需要, 降低双方合作风险并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往往会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完成资源的提供和传递,实现服务传递并达到价值传递的目标。

3 基于服务能力的服务供应链决策制定

当前,服务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经济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方式逐渐从强调规模经济和批量化生产转向以设计、方案为导向的个性化服务,客户定制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技术进步又强化了企业与客户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往,同时单一的任何一个服务企业不可能包纳服务所需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这种状况下,本文制定了在供需之间实施有效的战略性互动和协同运作的决策,不仅能保证成员企业的基本独立性,避免了组织规模扩大可能产生的弊端,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并实现顾客满意度最大化。

供需之间的战略互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客户概念、互动反应能力、客户授权和客户价值管理。在服务供应链中,客户概念指企业在提供供应链服务时,能清晰地与客户沟通,把握整体价值需求,从而在洞悉客户的潜在利益以及相互沟通的状态下,共同解决问题或提供服务。互动反应能力反映的是服务集成商能从特定客户或其他客户以前的反应中不断调整和提品、服务以及关系能力的程度,这一要素反映了服务提供商能够根据差异化的客户和不同的时间点定制提供服务的能力。客户授权反映了服务集成商为客户提供了一种通道,使客户能有效地与服务提供者形成连接,产生交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相互分享有关产品、服务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批评、建议和思想。客户价值管理测度的是服务提供商能根据预期的每个客户的反应提供差别化服务,并且使这种服务产生的效益最大化[5]。在服务供应链环境下,客户企业通常无法获取经营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而服务集成商刚好拥有客户企业所需要的这部分稀缺资源,与服务集成商进行战略互动是客户企业生存、发展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服务集成商可以通过与客户、服务提供者互动,提供差别化服务。服务集成商的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战略互动从服务集成商那里得到自身无法掌握的全面的隐性资源以及自身组织协调的交易成本太大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加强自身的灵活性,可以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模式,逐渐从与供应商之间的简单交易转向基于隐性资源和能力规制的互动合作行为,促使相互之间产生一种长期的依存关系,最终使企业价值得以实现。

在服务供应链中,服务集成商负责制定服务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则根据服务集成商提出的服务解决方案负责向顾客提供服务产品。而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务产品的消费过程必须同时发生,也就是说,服务产品的交付过程和服务产品的接受过程必须同时发生。为了及时满足顾客需求,服务集成商和服务供应商必须协同运作并且保证顾客的高度参与和信息支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运作,应以顾客为中心,整条服务供应链的运转是完全由顾客服务需求驱动的。服务集成商根据顾客的需求以及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将服务分配给各个不同的服务供应商,为保证这些环节在实施过程中的通畅,必须依赖完善的协同信息系统。凭借完善的信息系统,服务系统中的服务集成商与服务供应商能够与顾客进行实时联系,服务集成商能够及时把握顾客需求,并对未来的需求做出预测,及时调整服务系统的服务能力。此外信息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服务集成商对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的分配,以及对服务需求的预测和对服务过程的控制。

4 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供应链的发展对策

通过上述研究得知服务供应链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服务供应链与一般产品供应链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很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所以一些适合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措施并不完全适合服务供应链。本文对文章中提出的战略性互动和协同运作模式提出一些有助于服务供应链发展的对策。

4.1 建立合法的伙伴关系。服务供应链体系中,伙伴关系合法性是衡量服务集成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当服务集成商与客户企业不断地进行战略上的互动,同时又具有维系上下游关系的价值资源和综合服务能力等必要条件,才能使服务企业与客户企业之间形成长远的、制度上的合法性。尤其对于重要客户,企业可以通过获得在关系网络中的合法性,来实现长远价值。建立伙伴关系的合法性不仅对组织产生约束,同时也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承认,从而促进组织间的资源交往[5]。

4.2 积极推行服务供应链的标准化及科学的服务绩效考核体系。推行服务供应链的标准化需要与建立科学的服务绩效考核体系相结合。服务集成商可以和服务供应商进行协商,在服务系统内建立科学的服务绩效考核体系。科学完善的服务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在服务系统内对各方在响应时间、服务质量等方面做出约束,规范服务系统内各方的行为,产生服务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服务供应链的标准化则主要基于服务传递系统的标准化。服务传递系统的标准化,包括服务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服务产品传递的标准化等方面。在服务供应链协同运作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服务传递系统的低效率问题。实现服务传递系统的标准化,有助于合理组织整个服务供应链的服务传递系统,解决服务传递系统的低效率问题,保证服务集成商的协同计划能够顺利推行。

4.3 对服务能力和服务资源进行合理计划与管理并重视服务供应商建设。服务集成商作为服务供应链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的枢纽,应对服务系统的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有充分的了解。服务集成商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需求计划和服务能力计划,实现服务系统内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的最大效益的利用。服务供应链上还有少量的关键服务企业,与其它众多服务企业相关联,这些少量的服务企业只要能正常运行,就能保证整个服务供应链能够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服务集成商特别重视这少数几家服务供应商的建设[1]。

4.4 保证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保证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服务集成商顺利进行协同计划的先决条件。由于服务集成商与顾客在对服务需求的理解上会产生差异,包括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服务企业对顾客服务质量期望的理解上的差异,以及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的差异。为了避免这些差异的存在,服务集成商应对顾客需求进行足够调查,并经常与顾客进行沟通,以充分了解顾客真实的需求意向。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服务供应链过程的高效性以及顾客满意度最大化。

4.5 建立完善的协同信息平台,注重信息质量,加强信息共享。信息系统是服务供应链能够有效进行协同运作的充分条件之一。完善的协同信息系统,能够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丧失率与错误率降为最低,使顾客的真实服务需求能够及时地传输到服务集成商的决策层,以及服务集成商的供应商,从而及时地做出有效的决策。通过服务供应链信息共享可以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供应链合作关系,使上下游关系的服务企业之间更容易建立起连接,实现网络化优化资源配置[2]。

参考文献:

[1] 王文博. 服务供应链协同计划运作模式及决策模型研究[D].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王振锋. 服务供应链合作关系与利益分配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 王佳琦. 服务供应链模型构建及服务流程合成的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研究分析

前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断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促使各类企业取得了经济上的进步。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是现阶段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层建筑,而电子商务又是企业信息化的推动力。一个企业运行的成功与否,决定性因素是知识成果的转化效率,不能驾驭信息技术的企业将会被竞争者的淘汰。

一、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概念

1.1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商品交易为中心的商务行为活动,是在传统商业的基础上进行电子化、信息化的革新。企业通过互联网与客户、经销商及合作伙伴取得联系,并进行商品交易。以实现客户互联网购物、商户间互联网交易、在线支付及各种形式的商务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可以促进商业更好发展。由于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的推动力,在经济生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电子商务的大力推广,不仅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解决企业问题,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降低企业经济成本,增加商品价值。

1.2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更好地利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息,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共享,为企业决策系统提供准确企业信息的同时,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与经营管理。

二、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2.1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在信息化技术的不断革新的今天,企业只有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做好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作,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础,在不断改善信息系统与网络通讯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应用与普及工作,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企业才能成功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占得一席之位,不断支持企业对外发展。

2.2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推动力。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力,其信息优势为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争得立足之本。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与客户间进行互联网交易的一种方式,电子商务是客户关系与供给内部等管理因素的集合体,是促进企业对外发展的有效推动力[1]。

三、企业信息化适应电子商务的策略

3.1明确企业需求。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企业理应针对电子商务潜力进行探索。在遵循电子商务原则的基础上,将企业信息化系统分层次进行构建:第一层是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设施的构建工作,如电子邮件、在线支付等形式;第二层,企业要通过资源管理系统,将财务系统与电子应用系统相结合;第三部分就是在互联网的采购、沟通和交易过程中协调三者问题,通过对其他系统设置的兼容商务系统的操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信息化。

3.2创建良好市场环境。政府应根据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依照相应法律法规,为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进行提供相应的市场环境,塑造市场影响力;政府要不断完善网络交易安全系数,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值得信任的交易场所;电子商务体系在我国仍然不够发达,企业间资金流动多采用支票等方式,而这种方式不够方便快捷,因此要尽快完善网上支付体系;还要促进电信行业与电子商务间关系,以改善上网速度与收费,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化的接受程度。我国应积极发展工业化与物流整体水平,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脚步[2]。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信息化建设,为员工提供相应岗位的培训,提高员工对自身岗位与职业技术的认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信息化前行脚步。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是企业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只有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与市场竞争力。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要结合电子商务特点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投资成本的降低与产业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增强生产、供应与销售的共同业务运行能力。

参考文献

[1]边策.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3,1:48.


Copyright © 2002-2022 重庆圣佳斯商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8172号  HTML地图 XML地图